荷塘随想
□ 作者 继 锋
漫步荷塘边,携着古人的心绪去赏荷,让人别有一番感悟。
荷塘有高洁的莲花,也有污浊的泥土。鱼儿就在这圣洁与污浊的水中漫游生长,繁衍后代。我很好奇,鱼为何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原来“秽者多生物,清者常无鱼”,一语道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另一种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
过于污浊的水会致鱼死亡,过于清净的水也会因缺乏营养而致鱼死亡,多么的奇怪呀。但它揭示出一个道理,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生命之“活”宜于适中的环境,“污浊”与“清净”的平衡。
污浊是一种环境,它是孕育高洁的条件。污泥在水底下营生着黑色的质地,能使飘零的落叶化身为泥。但身陷此境的莲子绝不会因此而死,反而会在污泥中汲取养分,生根发芽,在污浊的世界中婷婷玉立。不近荷塘,难见不染尘世之荷的形姿,而把荷的生物性情看作高雅品格,更需要有一种人生的境界。
家乡小小荷塘,寂寞于边远的县城一角,感觉是那样的远,又是那样的近,它的意境和美在于近荷的心,会熏染荷的气息和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历史上有不少咏荷之作,先辈借其言态,喻其身,在无奈的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古人把圣洁建立在污秽之上的情结,在一片清寂的荷塘上成为现实。
欣赏荷花,会让人感受一种清纯之美,使人静心适意,荷不叫人眼花缭乱,不诱人私生杂念。人生如荷,有淤沙有浪花,有沉积也有升华。蓦然回首,才真正发现,是非成败,荣辱功过,升降沉浮,最后都归于一塘平静的水。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