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6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精神脱贫为根 产业脱贫为本

——城口县政协机关对口帮扶阳河村纪实

通讯员 王 芬

“现在住新房了,庄稼也种起的,羊儿喂了50多只,山地鸡养了100多羽,预计今年收入要达到3万多元,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治平乡阳河村建卡贫困户沈来兵谈起自家一年来的变化,喜由心生,连连夸赞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好,深深感激城口县政协机关给予他的帮扶。

2015年8月,县政协机关对口帮扶阳河村,按要求年底要接受整村脱贫验收。经过4个月的艰苦奋斗,在县政协的帮助下,在乡、村各级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和全村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该村村级公路、村活动室、安全人饮工程等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干果、中药材、香菇等产业不断壮大,人均纯收入稳步增加,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底顺利通过市级整村脱贫验收。

鼓足精气神

“贫困的‘病根’在于缺乏自强不息的精气神。”县政协主席汪玉平强调,“脱贫攻坚应该把解决精神贫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为此,县政协机关专门召开表彰大会,对不等不靠力所能及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意志顽强克服重重困难战胜病魔、孝老爱亲努力营造和谐家庭、勤俭持家从做好清洁卫生入手改变居住环境的十名脱贫攻坚先进代表进行表彰奖励,以此影响和带动全村人民牢固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奔小康。

“虽然我手残疾了,但我并不灰心,在政策的支持下,我种起了‘植物熊掌’脚板薯,还发展了小木耳,我相信只要勤劳苦干,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先进代表游华亮在大会上的发言让全村51户建卡贫困户深受启发。

此外,县政协机关从为结对帮扶户送牙膏牙刷、香皂肥皂、毛巾洗洁精入手,引导他们养成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组织县农委技术人员到阳河村开展山地鸡、生猪、牛、羊、核桃、板栗的种养殖技术培训;鼓励村里的“明白人”参加电商培训,把老百姓种养的生态农产品销售出去。通过引领和鼓励,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变好了,房前屋后更加整洁了,自立更生勤劳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助修产业路

“要持续脱贫并最终实现致富,只有依靠稳定的产业发展才行。”帮扶之初,汪玉平就要求治平乡把发展产业放在脱贫攻坚工作的突出位置。

政协机关帮扶也始终把扶持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先后为治平乡协调资金500余万元帮助修建产业路,引进城口县望丰校核桃种植股份合作社提供的优质核桃品种,并对原有的2万多株核桃树进行了嫁接;引进香菇种植公司到阳河村发展香菇3万袋,解决贫困户及周边村民就地务工;引进蔬菜冷冻公司发展高山四季豆36亩;鼓励全村继续发展天麻、党参、方木香、前胡、山羊、黄牛、中蜂、板栗等种养殖业。此外,机关职工先后为结对帮扶户赠送鸡苗共计2000羽,并帮助推销核桃、板栗、山地鸡等农特产品。2015年底,阳河村51户建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达8800余元。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能很好地带动一个地方的发展。汪玉平在指导治平乡脱贫攻坚工作时,要求该乡把发展旅游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旅游资源,提出发展思路。

近日,治平乡举办了精准扶贫助推旅游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大赛。“旅游六要素吃为先,治平乡要以本地时令蔬菜、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研究制定特色菜谱,发挥‘野、绿、鲜’优势,吸引广大消费者。”汪玉平为当地旅游的发展拓宽了思路。他强调,要注重把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相结合,让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治平乡老百姓早日致富奔小康。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