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6月2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精准建言破解“椒贱伤农”

江津:完胜花椒产业“保卫战”

通讯员 岳祖刚 谭 波

6月12日,西南地区最大的花椒交易市场——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邹家山石场的花椒综合交易市场开市。市场内人头攒动,南来北往的客商,面带喜悦的椒农,组成了一首“协奏曲”。据统计,花椒市场开业当日,交易量达到60多吨,交易额110余万元。然而在这热火朝天,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鲜为人知的是江津花椒产业今年曾面临着的巨大危机,而化解这场危机的“功臣”正是江津区政协。

花椒产业历来是该区农业产业中最为重要的支柱,作为花椒种植大镇的先锋,仅花椒就能为农民带来人均6000元的年收入。因此,区政协一直将花椒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关注,组织区政协农业委工作人员和农业界别委员深入田间地头、各大交易市场调研了解作物长势和行情,为党委政府和农户提供有效及时的参考。

去年,花椒价格普遍较高,受利益驱动,今年椒农管理更加精细,管理水平整体提高,花椒产量增幅在50%以上。今年3月开始,市场和社会上就流传着“椒贱伤农”的言论,引起了舆论上的普遍关注,一时间引起了群众焦虑和恐慌,很大程度上影响椒农的种植信心。为把握全区花椒产业整体情况,破解“椒贱伤农”的困境,区政协牵头区农委、区林业局、区花椒产业协会及相关龙头企业对花椒产业进行摸底调研,实地走访了种植户,并到酉阳县考察花椒产业发展经验。通过调研,发现该区花椒产业发展存在“大而不精”,交易市场“鱼龙混杂”,椒农“各自为战”等问题。“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椒贱伤农’的结局必然出现。”区政协农业委主任许定中在调研过程中曾焦虑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症结”已找准,“良方”自然开。调研结束后,区政协召集调研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者、企业、椒农代表等召开专题协商会议。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花椒研究的专家聂果指出,花椒品质取决于芳香精油和麻味,江津花椒进入成熟期为每年6月中旬以后,但往年部分椒农为迎合市场需求,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采摘,采摘的青花椒连油胞都没长出来,芳香精油和麻味素含量都较低,品质自然不高,更会影响到花椒的价格。他建议,要强化对椒农的宣传引导,统一花椒收购时间,花椒产品质量标准。许云华委员指出,要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花椒的生产、加工、销售和产品研发等关键环节,确保价格平稳,保护椒农种椒积极性。已种植10年花椒的椒农王亿建议,要制定花椒收购、加工、销售的具体方案,确保花椒产业稳健发展。

区政协最终形成了《关于预防2016年江津“椒贱伤农”的建议》报区委、区政府,引起区领导的高度关注。5月11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肖文军专题召开会议,要求相关部门、镇街、企业落实区政协建议。随后,区政府组织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开展了6次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以假乱真、强买强卖、坑蒙拐骗等行为,净化市场,规范交易秩序。区委、区政府先后举办了江津花椒展销会和论坛会,引导花椒业主、企业与各类餐饮企业、连锁店、超市、网络电商平台等联姻,有效地扩大了花椒销售渠道。

“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江津的花椒销售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许定中欣喜地告诉笔者,“在各个部门的配合下,我们打了一个漂亮的花椒产业‘保卫战’。”今年江津花椒总产量虽然比去年增一半,但是价格依然稳健,鲜花椒的价格在11元/斤左右,干花椒在50元/斤左右,总体上去年水平持平,椒农普遍大获丰收。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