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去一降一补
市属国有重点企业改革有序推进
本报讯 (记者 邓永宏 见习记者 黄笛森) 记者从市政协四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中获悉,通过梳理“三去一降一补”项目清单,市属各国有企业正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何为“三去”?即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据了解,在去过剩产能方面,重钢集团、能源集团、化医集团相关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在去库存方面,市国资委也着力推动39家市属国有房地产企业按市场化方式重组整合,除地产集团所属的康田公司、城投集团所属的渝开发公司、建工集团所属的房地产公司保留外,其余房地产企业原则上退出。据悉,今年1—5月,市属国有房地产企业已实现去库存9万多平方米。此外,市国资委通过市场化方式补充企业资本金等,推动企业去杠杆降债务。
“一降”指降低企业成本。市国资委积极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对接国家和我市出台的税费政策和“营改增”试点、“五险一金”新标准等,减少企业税费支出。此外,指导企业置换高成本债务、降低物流成本和用工成本。
“一补”,是要求市属国有企业积极承担全市补短板任务,着力补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攻坚、生态环保等短板。据了解,今年市属国企承担全市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153个、项目总投资达689亿元。此外,市国资系统计划2015—2017年筹集24亿元用于全市扶贫攻坚,每年还重点支持城口、巫溪、酉阳、彭水4个国家级贫困县各1亿元。而在生态环保方面,市属国企计划在今明两年推进8家企业环保搬迁,关闭4家小火电厂,建成42个污水处理厂和4个垃圾焚烧发电厂,报废更新清洁能源汽车6000辆。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