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政协提案建议
璧山区马坊场告别“十年九淹”历史
本报讯 “在今年6月至7月中旬的多次特大暴雨中,流经我镇的梅江河再也没有发生水患,马坊场能步出‘十年九淹’困境,得益于区水务局对政协委员丁家小组一件集体提案的办理。”这是璧山区政协委员丁家小组组长唐光军在7月26日向区政协提案委反馈的信息。
位于璧山区丁家镇的马坊场,是当地梅江河流域的汇合地。由于地势低、汛期汇集河水多,马坊场‘十年九淹’,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为根治梅江河水患,2013年初,区政协委员丁家小组对该处河道的行洪问题进行调研发现,桥孔堵塞、河坎低、淤泥抬高河床,且整治工作没跟上,是梅江河年年水漫马坊场的主要原因。于是,该小组提交了《加强梅江河防洪工作的建议》集体提案,建议以专项防洪项目的方式,对阻碍行洪的淤泥进行清理,对场镇两岸的河坎进行加固和增高,以提升河道行洪能力。
当年6月,区水务局针对提案建议,来到马坊场与当地的委员们协商梅江河的整治工作,并通过现场查看,形成了根治马坊场水患的方案:按照水文记录的最高标准提升马坊场的防洪能力,在2013年底完成场镇河坎的加固和提升,2014年完成河道的清淤工作。
在区水务局的积极办理下,马坊场终于告别了“十年九淹”的历史。如今,马坊场梅江河两岸焕然一新,桥孔及河道堆积的淤泥得到清除,河坎按照百年一遇的标准被整体提升了2米,绿树成荫的河岸成为当地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张兴亮)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