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直食品安全的“问号”
——九龙坡区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协商常委会
本报讯 “情况摸得透、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对我区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及大宗食品销售环节检验检测体系很有帮助。”7月27日,在九龙坡区政协专题议政性协商常委会上,区政府副区长、农工党区委主委戎蓉对课题组撰写的《关于加强我区食用农产品及大宗食品销售环节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给予高度评价。
今年年初,经区政协主席会议协商确定,决定把探索开展常委会专题议政性协商作为推进协商民主的新举措,并把食用农产品及大宗食品销售环节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作为专题议政性协商的重要内容。3月初,区政协文教卫体委联合农工党区委成立课题组后,多次深入镇街食药监办(所)、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实地调研、座谈讨论,并赴江北、江津等区县学习考察先进经验。不仅如此,课题组先后8次召开课题研究会,广泛征求意见,对初稿进行了12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关于加强我区食用农产品及大宗食品销售环节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找准问题补“短板”
“尽管我区近年来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但食用农产品及大宗食品销售环节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还有较大差距。”会上,农工党区委副主委邢雅翕代表课题组发言。
“卫生、食药监、农业等部门检验检测机构没有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相互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同质化倾向明显,检验检测资源和数据不能共享。”“设施设备老化没有及时更新,新型设备不能及时添置,导致部分必要指标不能检测。”“粮食、蔬菜、水果等重点食用农产品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缺乏,问题食品难以做到可追溯。”……通过课题组的深入调研,一个个问题浮出水面。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报告建议,强化食药安办综合协调管理职责,推进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落实快速检测责任,实现快检工作全覆盖;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区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完善运行机制,实行社会共治。
热烈互动的“建言”
为了确保专题议政性协商的实效、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此次政协常委会不仅邀请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列席,还专门邀请了部分智库专家、市场代表和群众代表。
“目前我们家吃的东西都是在附近超市、农贸市场以及小区门口的小摊贩处购买,并没有看见过对检验结果的公示,吃得很不放心。”群众代表刘雪梅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希望政府多做让老百姓看得见的监督,把检验结果公之于众。
针对刘雪梅的担忧,区委研究室副主任黄仁强提出了“政府尝试购买食用农产品及大宗食品安全检测服务”的观点。他建议,通过公开竞标等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重点检测重要蔬果、水产销售点等,为“菜篮子”把好安全关。此外,检测结果要在农贸市场等处的公示栏上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课题报告中反映的“快速检测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问题,引起了多名常委的关注,他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尽快建立区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区农委负责人当即表态,尽快完成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的移交工作,并协助区疾控中心通过农业部门的“双认证”,推进区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区政协智库专家组成员彭佑群和农工党党员曾祥渝共同关注到食药监和农业部门在基层快检站建设上各自为阵的问题,建议对食药监和农业部门快检站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促进全区食品安全快检工作实现全覆盖。
……
戎蓉积极回应大家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要求相关部门注重协商成果转化,切实给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开展政协常委会专题议政性协商是区政协参政议政的新形式,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区政协助推发展、履职为民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郑和平说,区政协将积极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更好地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李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