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挖掘耕地集约潜力
本报讯 农村土地闲置,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7月14日,忠县政协专题协商耕地保护与土地利用工作,委员们纷纷为提高耕地集约化水平支招。
委员们调研发现,科技水平、资金和农业生产投入等社会经济因素是耕地集约利用的重要体现。忠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对经济条件和技术投入依赖性较弱,属于粗放型农业。由于三峡库区特殊地理环境,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度大,农业经营模式单一。
委员们建议,要加强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山、水、林、路综合治理;引导农民集中土地和突破权属束缚,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流转,积极向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结合忠县实际,重点发展柑橘产业,兼顾特色农业和粮食作物,形成多种农业经营模式,推动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落实耕地保护补偿和生态补偿制度,按照“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结合忠县新一轮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科学编制“十三五”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真正实现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章可循。(向 伟)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