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到乡村养老去
本报讯 “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乡村休闲养老产业,不仅能够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也为解决城市养老资源不足提供了有效手段。”近日,在九龙坡区政协召开的界别协商会议上,委员和专家学者们围绕大力发展“互联网+”乡村休闲养老产业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3月,民革九龙坡区委和区政协社法文史委组成调研组,深入陶家、金凤、西彭等镇街围绕乡村休闲养老产业开展调研,并前往北碚等区县学习先进经验。调研发现,九龙坡区虽然区位优势明显,拥有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但受现行土地政策约束、农村要素市场交易平台缺失、农业开发项目融资难等因素影响,乡村休闲养老产业与周边区县存在明显差距,亟待进一步“松绑解套”。
“发展‘互联网+’乡村休闲养老产业,首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市政协委员、民革九龙坡区委主委何新跃建议,要强化镇村两级乡村养老产业规划编制,围绕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一目标,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区政协委员、民革党员章晓英认为,实现企业与农户之间联动的合作经营模式,离不开政府的纽带作用。她建议,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集中力量解决农村危房改造、改厕、沼气、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资金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审批方面的问题。
“建议以农民为主导,以农村为特色,以农村产业为基础,结合丰富的体验模式理念,积极开展‘互联网+’乡村休闲养老试点,借此来丰富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层次需求,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区政协智库专家、课题组成员李增勇说。
在认真听取了委员、专家们的发言后,区农委、区旅游局、区民政局等部门负责人积极作出回应,表示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转化落实与会人员所提建议意见,着力补齐乡村休闲养老产业的“短板”,促进九龙坡区“互联网+”乡村休闲养老产业起好步,实现快速发展。(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