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9月0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4

高山湖泊灵动的美

□ 作者 石春雷

太和土家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对于这里的村民百姓而言,水弥足珍贵。根据地理地貌,这里都是蓄不住水的,所有的水都因地势的原因流到暗河里去了。但这里却比较奇特,有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几十个,一汪又一汪,像山的眼睛,灵动而又美丽。如果在九寨沟,就叫海子了,不过这里的湖泊要比九寨沟的更为辽阔和壮观。只是这里的湖泊有些是人为扩建的。现在整个库容量100多万方,既解决了几个乡镇的农田灌溉,又满足了该乡人畜饮水问题。

夕阳西下,夜幕即将降临,漫步在七星湖的堤坝上,习习凉风拂面而来,鱼儿在湖里腾跃翻飞,把即将坠山的夕阳和云端初现的月亮搅成了日月同辉。放眼望去,群山连绵,圆圆的山峰一个接一个,参差不齐,却又错落有致,既像大兵压境安营扎寨的蒙古包,又像少女温润而充满无限诱惑的乳房,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山雀叽叽喳喳,一会儿轻探湖水,一会儿凌空远去,似乎在呼朋引伴要归歇巢中。黄昏一点点下沉,远处的景色看不见了,近处的湖光山色也逐渐模糊起来。仰望天空,月色如洗,感觉世界是那么空旷而寂静。又一次看到北斗七星,心里好生惬意,激动地还用手指数了好几遍。好久都没有这样认真地审视过大山里的夜空了,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那时,我们一群小孩子,光着屁股,在母亲收完粮食的大簸箕里躺着,指着月亮,数着星星,听奶奶讲嫦娥和月亮的故事。记忆最深的还是缠着奶奶讲水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形成的,怎么会从天上掉下来。奶奶没有啥文化,就告诉我们,是龙王在统管天上的水,龙王高兴时,就降下和风细雨,人间便风调雨顺,龙王发怒时,就降下狂风暴雨,人间便泛滥成灾。后来,上学学习了自然课,才慢慢地了解到雨水是怎么形成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儿时是那么天真好笑,但对水的崇尚和膜拜却根植在心灵深处。

第二天,我们驱车赶往1900多米的尖山大湖泊。据说,这是当地海拔位置最高的高山湖泊了,也是太和土家乡面积和库容量最大的湖泊。沿途的玉米、烟叶、中药材长满田间地头,一片片,一垄垄,长势茂盛,丰收在即。盘山再往高处,到处林木丛生,山花烂漫,我们的越野车在丛林和野草间爬行,犹如穿越一片原始领地。当车行至尖山最高处时,瞩目望去,尖山湖如一个未修边幅的天坑,被群山环抱。又好像蓝天白云下镶嵌在山中的一面镜子,静谧而又神秘。步行来到湖边,禁不住清冽湖水的诱惑,慢慢蹲下伸手掬起一捧放入口中,一股凉凉地沁人心脾的甘甜由舌尖传至胃肠深处,太爽了,这便是传说中的太和不老水吧!

湖泊四周山影叠嶂,各种野花竞相怒放。独领风骚的要数洁白无瑕的百合花了,三五朵簇拥在一起,似乎要把自身的芬芳传递给所有花花草草。那些争奇斗艳漫山遍野都是的野刺花儿,在风中不断摇摆,像是在守候,抑或是在等待。也许,它们和众多的花鸟虫鱼有个约定,就在这片绝美的湖泊边,演绎一场缘定今生的相互期盼。不为那一份曾经的许诺,只为相生相伴的这份缘。我们为大自然的这份不加修饰而感动,也许是在喧嚣浮华的城市待得太久,当拥有了这一份与山水相融的宁静和感怀时,我们找回了逐渐远去的本真。我们庆幸此次出行,此次采风!这不但是我们人生的一次磨砺和远行,也是我们把生命真正交付自然山水的一种回归。

沿湖岸山坡下行,有一片千亩湿地,青草郁郁葱葱,牛羊成群。不用说,这片草地常年在尖山湖水的润泽下,才长得如此青翠茂盛。我们同行的伙伴们不仅惊呼起来,好大的一片草原哦!他们拿出手机,摆出各种pose,争先恐后地与牛羊合影。远处的群山,近处的草原,身边的牛羊群,都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美的际遇!

我们注定在此定格!

定格在蓝天白云与温煦如春的阳光下!

定格在这汪波光灵动的不老泉里!

定格在苍莽的山峦和碧绿的草原上!

定格在太和土家人沟沟岭岭山山水水的传奇故事中!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