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收藏 “梦想”
——记九龙坡区政协委员、民进会员叶浩
在黄桷坪,有一座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藏品数量最多、品种品牌最丰的钢琴博物馆——黄桷坪钢琴博物馆。享誉世界乐坛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担任该博物馆的名誉馆长;中国著名音乐家金铁霖教授对该博物馆给予高度评价,赞誉这里是“艺术的高地,音乐的殿堂”。
博物馆的主人叶浩,身上同样拥有众多的光环,除了九龙坡区政协委员、民进会员的身份外,他还是菲律宾德拉萨大学博士、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重庆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青年商会理事、九龙坡区音协主席。
“投资者”变成“爱好者”
“刚开始收藏钢琴主要是作为一项投资。”谈起收藏钢琴的原因,叶浩坦然地笑着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的叶浩,1997年建立天之歌钢琴培训学校,成为重庆首批社会力量开办的音乐艺术培训机构。随着事业越做越大,他开始投资收藏钢琴,并渐渐地痴迷上了钢琴文化,由“投资者”变成了“爱好者”。
“好的钢琴本身就是精美的艺术品,百年前的古钢琴都是纯手工打造的,整体材料都是红木、桃花心木等贵重实木,琴键则是用白色的象牙制成,非常珍贵,令人爱不释手,看到心仪的钢琴自己就会想方设法收藏。”叶浩说。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法国著名钢琴家圣桑的“御用”查克林钢琴,收藏颇费周折。叶浩说,朋友提供了收藏线索后,他立即前往法国。虽然开出了可观的价格,但圣桑的后人出于对先辈的怀念,怎么都不愿意出让,让叶浩一筹莫展。他多次登门拜访,承诺将钢琴安置在博物馆,给它最温暖、最安全的“家”,让更多的人通过钢琴了解圣桑。叶浩的执着,终于打动了圣桑后人,这台钢琴漂洋过海来到了重庆。“感觉自己把圣桑引进来了,非常高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叶浩现在仍非常激动。
“收藏钢琴非常不易,这不仅仅是用钱的事,更在于用情、用心。”在叶浩的心中,每台钢琴的收藏故事都弥足珍贵。
打造“国家级博物馆”
“把收藏的钢琴展示出来,让群众了解和感受钢琴的历史和文化,分享自己的收藏快乐。”叶浩说,这是他创办钢琴博物馆的原因。
叶浩历来就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在历时五年的建设后,黄桷坪钢琴博物馆顺利开馆。该博物馆总面积3500余平方米,分为钢琴历史长廊、琴王区、体验区等八大区域,收藏着包含查克林、斯坦威、贝西斯坦等260多个世界著名品牌、300多架钢琴。不少钢琴是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古钢琴和大师用琴。除了镇馆之宝查克林钢琴外,还有众多精品收藏,如20世纪世界著名俄国钢琴家鲁宾斯坦使用的贝西斯坦牌钢琴;贝多芬在最后的住所——维也纳“黑西班牙人公寓”所使用的布劳德伍德钢琴;19世纪末已不生产的方形琴,在国内的存量极少,而博物馆就收藏了60多架……
“博物馆开馆当天,李云迪特地前来参观,馆内的藏品让他惊叹不已,点赞博物馆‘放在全球也是最棒的’。他不但现场演奏了《彩云追月》等曲目,并欣然同意担任博物馆的名誉馆长。”提起博物馆与李云迪的缘分,叶浩很是自豪。
据统计,博物馆开馆一年来,参观者达到10多万人次。谈及博物馆的发展,叶浩壮志满满地说,将把黄桷坪钢琴博物馆打造成为国家级的博物馆。目前,博物馆正在扩建之中,新建了大的演奏厅、李云迪艺术馆,预计今年10月完工,面积将扩大到7000多平米。
爱洒“微公益”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民进会员,叶浩时刻不忘自己的履职责任。
他积极响应民进中央倡导的“人人微公益
小善成大爱”理念,参与了大量的文化公益和慈善活动。利用钢琴博物馆,叶浩经常举办钢琴为主的文化演出活动、专家讲座和培训活动,并且每周二、三上午免费向公众开放钢琴博物馆。不仅如此,他还向重庆“红樱桃爱心屋”捐赠钢琴100余架,向400所学校、50个社区捐赠钢琴450架;为全市乡村村社微型少年宫选拔出来的孩子免费进行钢琴培训,组建重庆首支少儿交响乐团等。2015年,他荣获民进重庆市委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目前,他正积极推进自己策划的“百千万工程”:在全市建一百支管乐团,建一百个培训中心,走进一千个社区,走进一千个学校,让学钢琴的学生达到10万人,助力重庆打造“钢琴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