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09月2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风情黄金谷

□ 作者 石春雷

“水似盘龙走,翡翠掩清波;河是一道峡,峡是一道河。”也许,这就是大洞河峡谷的真实写意吧!

从电站到大洞河洞口,大约需要十多分钟的车程。越野车左颠右跛,穿行在杂草丛生和高低不平的鹅卵石上。沿途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如诗如画,越野车似一叶扁舟在谷底游弋。两岸怪石壁立,峰峦叠嶂,红白相间的山崖,苍翠如黛的草木,随越野车起伏摇摆的视线,时隐时现。河道时而流水激越,时而乱石干枯,时而开阔,时而狭窄,溪水若隐若现,时进时出,像魔术一样,让人觉得曼妙纷飞,精灵无比。

临近大洞河的洞口河道上,是一片沙土和鹅卵石经河水冲饬隆起的河床,几辆自驾游的越野车停在上面,几顶颜色各异的帐篷搭在河床上,旁边几个男女悠闲而熟练地烤着烧烤。肆无忌惮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山野游人的美丽和时光。随溪涉水前行数十步,就到了洞口,这个洞口很大,纯天然形成,被称作“大潜洞”。溪水缓缓流进洞里,又一次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洞有两条溪流汇聚,据说不管上游的水有多猛多大,只要流经这个洞口,都会顺利通过。这个洞就像一个漏斗,有着估量不到的吞吐能力。

水随溪流,溪随山转,路随溪行。听说最美风光就在洞旁的这条支流上,名曰黄金谷。于是,我们一行人穿着凉鞋,挽起裤脚,开始了一段深山峡谷中跋涉溪水的探幽之旅。

黄金谷的上游拥有大量含硝磺的矿石,溪水像红河谷的水一样呈褐黄色,溪沟里的石头经过龙泉水的长年侵蚀,都变得五彩缤纷,煞是招人喜爱。黄金谷最美风景路段大约2.5公里,涉水往返大约2个多小时。溪道宽时,水漫过小腿,溪道窄时,水漫过膝盖甚至大腿。特别是水流湍急处,大家要手牵着手走一步探一步形成一堵人墙才能渡过,感觉既好玩又刺激。溪水在绝壁幽谷里以其绚丽多姿和荡气回肠流淌着,即便时光老去,奔向大洞河洞口也是永恒的誓语。

涉水而上,刀砍斧削的两山越靠越拢,峡谷里的光线也有些暗淡。抬头望望,不知太阳在哪里,一束从夹缝中漏下来的光线让潺潺流水有了些许生机。为了壮胆,我们喊起了号子,声音在峡谷中跌来荡去,好一幅气壮山河的气魄,让人顿感英雄正当时。过了这一线天,前面要开阔许多,峡谷两壁箐竹丛生,郁郁葱葱,悬崖上老藤虬枝,造型各异。叫不出名字的山花次第开放,几只耐不住寂寞的雀鸟在峡谷上空嬉戏盘旋,让这静谧的峡谷平添了几份神秘和生气。

缘溪流逆向1公里左右,有处冒水泉,又叫“喊鱼泉”。泉水有碗口粗细,对泉呼喊,便见鱼儿涌出。听当地人讲,他们还喊出过娃娃鱼。由于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他们便又将娃娃鱼放生。

再往上行就是龙田沟了,这里有一片石梯田,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共12块。一个接一个,犹如四川黄龙景区那些浅浅的海子,如果配上五颜六色的灯光,那一定景象万千。相传上古时代有12条龙常来这里游玩,就留下了12块田状水池,一块田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如果哪块田干枯,就预示着来年哪一个月要出现旱灾。当地先民利用这一自然现象,合理安排农事,倒也十分灵验。

顺着龙田沟继续前行100余米,就是一个天坑式沟谷,沟谷地非常开阔,周围岩上长满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岩顶有数股飞瀑缓缓流下,一排排,晶莹剔透,像是拉开的一幕雨帘。目光向上扫视,圆圆的一块天,蓝蓝的,犹如镶嵌在山顶的一面蔚蓝色的宝镜。谷底排放着造型各异、形状独特的数块石头,被称作12生肖石。随后,走出半圆形的岩洞,来到溪水边,绕过几个石墩,站在溪水中间回望,传说中的泉瀑便出现在了眼前,这简直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中国山水画。画中的山峦,流水,草木,飞泻而下的瀑布,水花飞溅,烟波浩渺,只不过都浓缩成精华而已。这哪是画,这就是诗,触手可及,与心灵相连,与自然相通。那么纯净,那么清新,那么让人流连忘返,那么让人刻骨铭心。

实在是有些累了,就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双目微闭,思绪飞扬。此时,忘却了尘世中的那份忙碌与浮华,生命与灵魂在无尽的感悟中回归和洗涤。我贪婪而惬意地感受着峡谷有些湿润的微风抚慰,听着鸟雀蝉鸣与山泉溪水的低吟浅唱,白云在峡谷上空游走,石头像山花草木一样柔情而婀娜多姿,置身于这鬼斧神工的奇趣大自然中,感觉人就是一棵小草,一粒尘土,一尾游鱼,一只小鸟,与这山这峡谷这溪流相生相伴,同日月星辰相约到老。

世界本就如此高远、空灵、隽永、美丽,就如我们回归朴素山水中的生命,感念一切,禅悟一生!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