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0月1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健康
版面翻页
健康
04

“秋冻”有益身体健康

□ 作者 郭谦益

所谓“秋冻”,是指立秋之后,虽然天气转凉,但不要急于增添过多衣服,而要有意识地让身体适当冻一冻,以逐渐适应天气的变化,增强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提高皮肤的耐寒、抗寒功能,以进一步适应即将到来的冬季严寒,同时可促进人体的抵抗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我们知道,人是恒温动物,体内有一套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作为这个系统的“司令部”——大脑皮层下丘脑,也只有在接受气温变化的刺激下来增强体温的调节能力,提高机体的耐寒抗菌功能,进而为适应寒冬的到来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长期的恒温环境只能使人的冷适应能力下降。气温稍有改变就马上添衣保暖,就是在制造这种恒温环境。这样,没有得到锻炼的大脑皮层下丘脑,一旦受到冷的刺激就难以适应,甚至导致抗病能力下降,抵挡不住致病细菌的侵袭,容易引起伤风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由于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衰退,身体耐寒、抗病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秋季忽冷忽热期间更易患病,而且不易好转。不过,这种功能和能力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对冷环境的逐渐适应加以提高,其中进行科学的“秋冻”,不要过早、过度添衣保暖,使自己有暴露于冷环境的机会,这样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而增加热量,从而有效达到提高调节机体对气候变化适应性之目的。同样道理,刚进入秋季,外界气温尚未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这时过早、过多的添衣,一旦气温回升,加上一些老年人喜欢锻炼身体,很容易因出汗着凉而伤风感冒。

同时,还要从秋天开始进行其他耐寒锻炼,以进一步提高机体的冷适应能力。最简单的方法是养成用冷水洗手、洗脸及喝凉开水(以25%左右为宜)的习惯,即使到了冬天也不放弃。由于这是一个逐渐降温的过程,老年人一般都能适应,并且效果显著;如能再坚持每天用冷水擦拭身体则更好。

此外,为了提高耐寒抗病能力,只要天气许可,老年人就要积极参加室外活动,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经常活动手脚。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管的舒缩性,而且可以促进消化和吸收,加强呼吸系统与新陈代谢的功能,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增强肌肉的耐寒及抗寒能力大有帮助。据测定,机体代谢越旺盛就越不怕冷,人躺着时代谢率最低,坐起来就可提高12%,站着能提高20%,步行可提高50%以上,剧烈运动时则可提高10倍。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