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0月1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洞坪谋“诗”

——记扶贫“第一书记”赵仁光

□ 本报记者 李 祥

图为赵仁光(右)在百合采收现场,向益友农业公司负责人了解百合收获情况。

2015年7月8日,秀山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赵仁光被县政协主席周传明找到谈话:“经县政协推荐,县委决定派你到龙池镇洞坪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希望你不负组织重托。”

洞坪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1171户3667人,其中建卡贫困户77户298人,占全村人口5%以上。不仅如此,交通不便、产业空虚、基础设施滞后……赵仁光知道,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周传明语重心长地嘱咐,赵仁光感到了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脱贫攻坚,政协不是局外人。我一定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干,在扶贫攻坚第一线,当好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赵仁光向周传明承诺。

干事在一线

——底数清才能思路明。目标一旦确定,关键要靠落实,重点在发挥干部作用,赢得群众支持。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赵仁光到洞坪村上任第一天,就烧了第一把“火”。他召集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召开扶贫攻坚动员会,统一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的思想,让大家树立起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信心。

“脱贫攻坚,干部是决定因素。”赵仁光说,只要把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拧成一股绳,大家劲往一处使,再难的“硬骨头”也会啃掉。

作为第一书记,他以身作则,给自己定下硬“规矩”:吃住在村上,干事在一线。

驻村工作开始后,赵仁光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进村入户,组织召开村民小组会、院坝会、座谈会40余次,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和群众交心谈心,宣传扶贫政策,了解群众的想法和期望。很快,洞坪村怎么脱贫,赵仁光的心里有了谱,即围绕整村脱贫这一中心,从强化班子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改善乡风文明、关注弱势群体着手,因户施策,全面带动,有针对性的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赵书记事事亲力亲为,让我们看到第一书记不是空架子,是真心来干事的,既赢得了群众信任,也激发了村干部干事的激情。”洞坪村村主任李传江自豪地说,在赵仁光的带领下,洞坪村村支两委在2015年度工作考核中获得全镇第一名,赵仁光也被评为2015年度全县贫困村先进第一书记。

心系贫困群众

——说农话、办农事,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困难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洞坪村能否如期脱贫,关键在于贫困户。”赵仁光说。

担任洞坪村第一书记后,建卡贫困户是赵仁光关注的重点。他对77户建卡贫困户全部实行一户一档、一户一策,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落实结对帮扶责任。

洞坪村四组建卡贫困户麦再玖,长期患有肺气肿和支气管炎,其家属患有癫痫病,家庭十分困难。今年1月,麦再玖又不幸患一场大病,生命危在旦夕。赵仁光得知后,及时筹集7000多元医疗费用给他送去,使其得到及时治疗、转危为安。现在他逢人便说:“是赵书记在危难关头救了我的命啊!”

陈端荣是又一位贫困户,经多次走访,赵仁光看出他既有想法又有干劲,但由于子女多、缺乏资金导致长期贫困。今年陈端荣准备发展核桃100余亩、水产养殖20余亩,但苦于资金压力一直没能实施。为了让陈端荣早日脱贫,赵仁光多次找相关部门寻求支持,帮助陈端荣克服前期资金运转难题,并解决了5000余元的物资购置费,让陈端荣的致富梦不再遥不可及。

今年3月9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赵仁光一夜无眠。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着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查看贫困户受灾情况。发现没有因雪灾出现人身伤亡事故后,他才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但他并没有休息,而是立即召集村干部开会,要求精确统计贫困户受灾情况并及时上报,帮助贫困户渡过难关。

谋划产业脱贫

——一个村如缺少可持续增收产业,脱贫就是无源之水。

上任之初,赵仁光便提出洞坪村至少要发展一个主导产业。

“从物质经济上给予帮助,并不能让群众真正脱贫。只有通过产业扶贫,让输血变为造血,才能让群众真正富裕起来。”赵仁光说。

但产业扶贫绝非易事。洞坪村适合发展什么产业?产业发展资金从何而来?一连串的问题,在赵仁光的脑海中久久思索。

“百合可食用、药用,具有较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通过对相邻的湖南省龙山县百合产业考察,结合中央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和洞坪村的土地资源优势,赵仁光经过反复论证,打算将百合产业引进洞坪村。

赵仁光的想法,得到了村支两委和村民们的积极支持。去年9月,在赵仁光的引进下,重庆益友农业开发公司落户洞坪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发展250余亩百合。“目前,洞坪村百合产业实现年产值400万元以上,解决了当地群众务工100余人,其中建卡贫困户8户30余人,实现务工收入和土地租让金30余万元。”赵仁光兴奋地说。

赵仁光介绍,目前他们正在积极规划,准备扩大百合产业种植规模,争取2017年种植面积达到500亩以上,让洞坪村更多的老百姓尝到“甜头”。

洞坪村悄然蝶变

——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作风书写一个共产党员、政协委员的无悔诗篇。

公路直接通到家门口、村居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群众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洞坪村的蝶变,每一位村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洞坪村通村公路早已硬化,但通组公路建设却比较滞后,主要是因为触及到部分村民利益,村民不愿配合。”赵仁光说,他到任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组公路建设问题。一方面,他对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公路建设的好处,得到群众理解配合;另一方面,他积极争取到720万元的项目资金,确保12公里的通组公路硬化按时完工。

为了改变洞坪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状,赵仁光将村居环境卫生整治与精神脱贫结合起来,通过编制村规民约、建立完善村容村貌管理机制、完善垃圾收运设施等措施,使洞坪村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目标。截至目前,该村购买了垃圾车1台、垃圾桶150个,新修垃圾池9口、垃圾处置场1处,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2处,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保洁队伍。

“我的驻村工作办公室在村活动室,也在贫困户的屋檐下;我的上班时间在白天的明媚阳光里,也在深夜的昏暗灯光下……”赵仁光充满诗意的话语,流露出他带领洞坪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