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量的动力转换
——涪陵区政协助力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工作记略
区政协主席徐志红(左二)在珍溪片区视察非煤矿山资源储量情况 王淋钦 摄
制定非煤矿山综合整治方案,召开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动员大会,明确矿山企业关闭任务以及安全隐患排除、植被恢复主体责任……近日,涪陵区委、区政府积极吸纳政协建议,打响了非煤矿山综合整治攻坚战。
非煤矿山,一直是涪陵区的“心病”。长期以来,全区非煤矿山总量偏大,最多时曾达200余家。尽管经过多年整治,仍有78家遍布全区各地,严重的粉尘污染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
为加快推进非煤矿山整治工作,今年8月25日-26日,区政协开展了为期1天半的深度视察并召开专题协商会,针对整治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整治思路、措施、责任落实等方面“问诊把脉”,为矿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开“良方”。
委员们驱车数百里,实地视察了蒿枝坝片区、乌江沿线、白涛片区非煤矿山整治情况和罗云、珍溪片区非煤矿山资源储量情况。“多年来粗放式的非煤矿山开采,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非煤矿山实现绿色发展是当前的重要工作。”看着采石场周围被厚厚灰尘覆盖的绿色植被,区政协副主席况东权痛心地说。
“涪陵两江环抱、风景秀丽、山清水秀,但非煤矿山大多露天开采,管理粗放,环保投入不足,所到之处满目苍夷,既破坏了周边生态环境,也违背了绿色发展的环保要求。”协商会上,周晓明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
“要尽快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拟定详细周全的工作方案,采取科学有效的工作措施,重点针对乌江沿线、蒿枝坝片区紧邻中心城区和相关景区的非煤矿山开展大力整治,力求实现全区非煤矿山生产监管的规范化、有序化和环境友好化”“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科学制定整治方案,合理出台有关政策。注重个案研究,切实做到分类处置、综合施策,既有力推进整治工作,又以此为契机促进全区非煤矿山实现绿色发展”“整治非煤矿山应遵循‘关闭一批、整合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根据资源储备情况,结合区域位置条件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禁采区、限采区和可开采区,并严格按照功能区分进行关闭、整合、规范工作,实现非煤矿山的合理布局”……委员们纷纷建言。
“整治非煤矿山既是贯彻国家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去除过剩产能的需要,也是整治开采乱象、落实环保主体责任的需要。”区政协主席徐志红指出,非煤矿山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关乡镇街道、职能部门必须强化加快推进非煤矿山整治工作的共识,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全力推进全区非煤矿山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一条条建言,就是一条条工作思路、措施,具体而清晰……通过归纳整理,区政协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了《关于加快推进非煤矿山整治的建议案》。该建议案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铁腕整治非煤矿山的决心信心空前坚定。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长江和乌江干流库岸沿线175米水位线至第一山脊线范围、高铁和高速公路沿线、武陵山旅游区等10余个生态敏感区的已建石灰岩矿山一律关闭。同时,从严规范管理其余区域的非煤矿山,确保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真正使涪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走上科学规范、有序开采,循环利用、绿色生态之路。
一个立足全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一场不忘初心,呼唤青山绿水,再造金山银山的整治行动,已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