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文化遗产
涪陵区政协助推文化传承记略
委员们在青羊镇视察陈万宝庄园群保护与利用情况 曾超 摄
通讯员 袁世文
“文化遗产资源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引领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10月18日,涪陵区政协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暨区政协建言助推文化项目建设情况专项跟踪视察活动,区政协主席徐志红指出,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激活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一直是区政协建言助推的重点。从2012年开始,区政协围绕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持续开展助推活动。委员们提交的《关于816核军工洞体升级旅游开发和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建议》《关于加快以易经理学文化为核心文化元素的涪州古城建设》《关于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等提案,均被区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并开展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办理协商,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去年,区政协又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列为重点调研课题,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以保护传承文化,以项目承载文化,以利用开发文化,以融合发展文化”等对策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积极吸纳,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编制实施相关规划等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提档升级。
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816地下核军工洞体,经过近一年的封闭改造提升后,作为区政府实施的首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近期重新向市民开放。在视察开放展陈区时,大量珍贵的实物遗迹,以及辅之以声光电及数字技术对建设施工场景的再现,烘托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大力协同的三线军工精神,令委员们感到很是震撼。
走进青羊镇,看着大气恢宏、保护完善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陈万宝庄园群,区政协副主席况东权欣慰地说:“文化遗产得到如此完善的保护保存,既体现了区委、区政府的责任与担当,也凝聚着区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坚持文物建筑修缮保护的原真性,才能使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传承下去”“系统挖掘历史文化,精准定位利用方向,发挥文化遗产资源最大的社会和市场效益”“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全面普查认定,加强前期保护,坚决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损毁”……在大顺乡视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慰如革命烈士红色教育基地时,委员们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建言。
“通过持续不断地实施重大文化项目,我区文化遗产资源将会释放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活力。”区文化委主任何庆华自豪地向委员们介绍,白鹤梁题刻申遗文本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定;四镇乡农民运动陈列馆已建成并完成陈列布展;北岩点易园题刻文物保护修缮已全面完成;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修缮保护已于今年初启动了二期项目,涪州古城项目和“1898榨菜文化小镇”项目已完成项目评审、规划选址和方案设计,将于年内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