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对话
忠县政协建言山坪塘整治工作
本报讯 “农村山坪塘整治如果四面八方都用水泥混凝土全覆盖建设,既没有原来绿树倒映、碧波荡漾的美好记忆,更是一种硬生生的视觉刺激。”近日,忠县政协组织委员视察农村山坪塘整治情况时,县政协常委闫华琼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不满意”。
“农村山坪塘整治过多使用混凝土,极易造成山坪塘原有水土‘呼吸’不畅,从而减弱水池自我净化能力。长此以往,山坪塘极易变成臭水凼,应引起高度重视。”县政协专职常委古平赞同道。
“目前全县山坪塘整治分两种模式,对病险严重、漏水现象突出的山坪塘采用水泥混凝土整治,确保整治后能蓄水;对病险不突出的,按照有险排险、有漏治漏原则,尽量不破坏山坪塘周围的植被,切实保护好山坪塘生态。”县水务服务中心负责人的解释,得到了委员们的理解。
针对山坪塘水质保护,王顺平委员建议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做到生活污水不乱排乱放。同时,加快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水污分离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山坪塘水源质量。
“农村山坪塘整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对实现粮食增收和产业增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县政协副主席杨胜明指出,整治山坪塘要坚持绿色理念,用生态的措施让整治后的山坪塘更好地服务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实现山坪塘能管用、真管用,造福于子孙后代。(谢 洪)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