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桥梁作用 促进民生改善
徐敬业赴北碚接访群众
徐敬业接访群众现场
本报记者 凌云/文 龚伟/摄
11月7日下午,市政协主席徐敬业前往北碚区北温泉街道,与当地群众面对面座谈交流,听取群众的诉求和建议。
“自然博物馆广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场所,我们很喜欢!”该街道退休社区干部焦红瑞代表居民第一个发言。她要反映的是,博物馆在丰富了大家精神生活的同时,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卫生间较少,前来参观的市民面临入厕不便的问题。另外,博物馆门前广场没有开路灯,周边居民在这里开展娱乐活动很不方便。”
“停车难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家住附近还建房小区的居民严维忍不住补充道。他反映,因为博物馆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每逢周末参观高峰期,市民常常面临“抢车位”的窘境。
在接访过程中,北碚天生街道的居民明培渝、张银芳等人还反映了荷花池社区破败老旧,亟待修缮的问题。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北碚人,对荷花池这个曾集聚北碚风土人情的老街区充满感情,他们强烈要求对该小区进行老街区风貌整治,修整相关路面,添置休闲运动器材、桌椅等,方便居民出行和休闲生活。
和群众的坦诚交流中,徐敬业边听边记录,不时询问和了解详情,他希望北碚区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尽快给予解决落实。他说,需要市级层面解决的问题,市政协将以社情民意等形式向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反映。
北碚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到场听取意见,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回应和解答。如针对博物馆附近居民的诉求,区市政园林局和北碚新城管委会的负责人表示,将尽快落实、抓紧解决新建公厕和广场照明等问题。
徐敬业说,市委高度重视群众接访工作,积极推动民生改善。民生无小事,对老百姓来说,每一件具体的小事都是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群众接访工作,要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市政协要在市委领导下,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搜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群众诉求,促进各项民生事业的持续改善,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