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1月1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休闲·旅游
版面翻页
休闲·旅游
04

武陵山大裂谷

探寻地球的远古伤痕

远眺大峡谷

武陵山大裂谷是上亿年剧烈地壳运动引发的,带着地球最古老“伤痕”的绝壁裂缝,这里有着“中国第一动感峡谷”的惊世“面容”。

其实,在悠远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裂谷并非第一次映入人类的视野。相传早在2000年前秦国扫灭巴国时,满是伤痕的一支巴族部落撤离巴国故都,沿乌江而上,来到一个叫河口的地方。仰望周边全是高耸如云的大山,中间一条蜿蜒曲折的峡谷,这支落荒而逃的队伍只得沿谷底蜗行。好不容易走到一块平坦之地(今称田坝),一部分人就裹足不前,另一部分人则继续踏勘,走到沟谷最狭窄之处,头顶上一块巨大的岩石悬在空中,让人望而却步,惊魂甫定之后硬着头皮前闯,眼前却豁然开朗,好一处世外桃源的风光之地,正需修生养息,于是这群巴国人就此避世而居。

当时人们称“峡谷”为“沟”,这条沟恰好被一道巨大的天然石壁横空挡住,所以巴国人就叫这里为“石夹沟”,这道陡然耸立的石壁称为“石夹门”,而后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武陵山大裂谷的起始地名。

今年3月,重庆洞穴探险队前往武陵山大裂谷万丈坑进行历时4天的科考探险,发现大量贝类、腕足类、无脊椎类海生物化石。其中,一枚大块头贝类化石乃巴渝大地罕见之物,距今至少有3—4亿年历史;而另一枚疑似为陆生哺乳动物牙齿的化石则令人迷惑不解:因爬行动物在2亿年前才开始出行,怎么会与3、4亿年前的海洋生物在同一个岩层?神奇的大裂谷还有多少谜团待解?

武陵山大裂谷地处海拔从600米到1980米,鬼斧神工的南方喀纳斯特地貌,让人仿佛穿行在峡谷、地缝、坪坑、竖井、悬崖、溶洞等搭建的“时空隧道”,感悟地球在漫漫亿万年发育演化的“心跳”。这里融山、峡、林、泉、瀑、潭、溪、坑、崖洞为一体;集雄、奇、峻、险、幽、秀于一身。特别是壁立千仞、连绵上千米长的薄刀岭堪称冠绝天下:犹如刀削斧劈后形成的薄如纸翼的5座石峰突兀而起,状似龙脊,绝壁相对,仅裂数尺狭缝,宛如人间与仙境之隔的“屏风”。因壁面色泽呈血红,故名铜墙铁壁,其生成时代要追溯到数亿年前的古生代二叠系长兴组石灰岩,光滑壁面上清晰可辨的海洋贝壳化石形体,是地球沧海桑田惊天变幻的印记。

地貌奇特、山势壮阔,可这里的景区开发更是一绝:近200米长的大型悬空索桥,如巧夺天工般地穿过薄刀岭崖壁上裂开的洞口,气势如虹地凌空飞跨著名景点风垭口,直达对面山腰,让观赏游客怦然心跳。

作为大裂谷的核心地带,青天峡位于峡谷底部,是一条长1500米、宽仅2—5米的天然地缝,垂直落差高度达700米,昂首仰望,只见天光一线。头顶两侧山体近乎“藕断丝连”,两边山上的草木相互交错,形成连理枝、连理树、连理草掩映“一米阳光”的奇特景观。深幽的地缝中怪石林立,钟乳石千姿百态,一尊百尺巨石斜插峭壁之间,形若盔甲壮士,号称“将军头”。距谷底上百米的人行栈道悬空挂在崖壁立面,令人顿感“命悬一线”,如临深渊。

循迹青天峡地缝的端头,是一条地下暗河的入口,这里就是田坝,洞口直径达10多米,足有3层楼高,洞口下方就是万丈坑。英国著名探险队队长布朗曾先后两度来此探秘地心之旅,他闯入万丈坑洞穴中摸索了4天4夜也没有探到尽头。暗河在洞中形成的瀑布有34米高、20米宽,为目前神州大地已发现的暗河瀑布之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让游客们从空中一睹大裂谷的神秘“芳容”,这里建起了“亚洲第一陡”的武陵泰斗索道,垂直高差360.66米,斜长634米。这条高寒山区往复式索道的坡度达到42.6度,仅次于45度的世界最高索道爬坡标准角度,单向运输能力超过700人次/小时,为饱览“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大裂谷雄姿提供了全新的体验方式。

这里有30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裂谷,森林覆盖率超过95%,其林木主要为次原始针叶林与阔叶林组合,其中南方红豆杉、水杉、香樟、楠木、银杏、鹅掌楸等珍稀树种可谓星罗棋布,各类野生植物多达2000种。作为大自然超级森林“氧吧”,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10万个以上。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猕猴、麂子、林麝、金钱豹、云豹、刺猬、尖尾蝮蛇、红腹锦鸡、大鲵、棘皮蛙、苦恶鸟等数十种珍禽异兽。

武陵山大裂谷,一条神秘莫测的探险之路;一幅江山多娇的壮丽画图。

大裂谷景区的野生猕猴群

全长近200米的天门洞索桥

在青天峡地缝的悬空栈道上仰望“一米阳光” 云雾缭绕的如来神掌

雄奇壮观的舍身崖

壁立千仞绵延上千米的“铜墙铁壁”——薄刀岭

威武的“将军石”屹立在幽深的青天峡地缝中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