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1月2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大医杨淮清的“家国梦”

□ 作者 张渝扬

1919年杨淮清一家(资料图片)

杨宣永(1868-1948年),名泳,字作舟,号淮清,系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之父。

杨淮清自幼攻读书文,谙熟中医,常与乡人义诊。他注重子女教育,不惜耗大量资财输送子女出国求学,希望能报效国家。杨淮清思想开明,赞成民主平等,同情革命,支持反帝反封建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他还将家乡的“忠烈祠”改为“抗日阵亡将士忠烈祠”。

杨尚昆曾说:“我们家在共产党处于地下状态时就有6个共产党员,这在当时是很少有的。”杨氏一门父子兄弟姐妹13人均参与革命,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杨家将”。

18岁自学中医

在重庆潼南双江,曾有一位以医术济世、修齐治平、教子成才的名老中医,他就是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父亲、乡贤哲人杨淮清。

18岁那年,刚结婚不久的杨淮清遵从父亲的意思,到遂宁县衙任礼房儒学。这是一个管理教育训导的差事。但半年后,杨淮清就回到了家里。原来是中正守成的杨淮清看不惯衙门内三班六房那些“送帖子”“吃卡子”的人和官场尔虞我诈的腐败现象,愤而回家。

回家后的杨淮清终日侍候生病的母亲,空闲时间就看史书读孔孟,把重心放在为母亲医病和培养子女上。

深谙孔孟之道、儒家之学的杨淮清认为,精神养生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基于这种认识,也源于母亲常年患麻疹(肺病),杨淮清开始自习中医。

杨淮清在为母亲侍汤熬药中,逐渐知道了一些医理,遂对中医产生兴趣,开始萌发以医术济世之志,便买来不少中医典籍自学,连床上的搁板都放满了《内经》《验方新编》等医书。

在为母亲治病的过程中,杨淮清一边研读医籍,一边临证,苦研岐黄之术,在实践中深得奥旨,医技日臻。值得一提的是,他根据《神农本草经》中的“麻黄蝉衣汤”方剂大胆把蝉蜕、槐花、黄柏、乌梅、板蓝根、大黄、甘草等诸药配伍合用,竟达到既能抗过敏,又能散风热的奇效,用来医治母亲的麻疹疗效显著。

渐渐地,双江人都知道他会看病。从此,杨淮清的医名鹊起,除了给父母医病,他还在自家宅院的堂口邮政代办所的左边开了一间中药房,大多时候义诊送药,不收取平民百姓的药钱。

倾力支持革命

杨淮清一生奉守“甘节”与“苦节”之清白家风,德高望重的他,被乡民推举为族长。他以其特有的身份地位,维持着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教化乡里。作为乡贤,杨淮清通过自己言行的感召,在建设乡村、改善民生、谋利桑梓,进而推及和睦乡邻、规避词讼、调解纠纷、严惩盗贼、保护环境等方面,倾力为一方百姓造福。

“爱国”是杨淮清最终的落脚点。“医术济世”是他一生的追求。因为他望民族一统、民富国强,所以经常用医术帮助革命。

刘伯承曾说:“我们常在重庆二府衙杨老伯家中开会,每次见面他都要说‘我知道你们在开会,不过也要注意身体健康才对呀!’闇公同志当时患痔疮流血很厉害,也是他在医治。杨老伯的医理很好,经常与玉章同志和其他同志看病,不要钱,还要包捡药。”

对儿子从事的事业,杨淮清其实已不仅仅是同情,而是倾力支持了。

四子杨闇公在1927年“三·三一”惨案牺牲后,杨淮清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期待和对国民党右派的绝望。之前,他期望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合作能改变家国的命运;而之后,他看清了蒋介石的祸心,更加坚定地认为四儿所走之路为救国之道。

晚年写《治国论》

真正的中医是半个哲学家,不但会治人身体上的病,还会治人思想上的病;不但懂得阴阳学说,还深谙治国之道。

杨淮清晚年在双江撰写了一篇洋洋两万字的《治国论》。在国势动荡、兵荒马乱的岁月,《治国论》的背后彰显了他的家国情怀。

其时,由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整个中国又陷入内战泥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使得在双江闲赋的杨淮清忧心忡忡,心绪难平。凭着自己对修正治平的愿景,针对当时社会积弊,杨淮清陷入了沉思。清风雅静的书房里,又听到他那经过沉思的心声:“‘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无数次的改良彼此消长,此一时,彼一时也,国民党的独裁当然也就不可能长久了……”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道私者乱,道法者治。”这是杨淮清针对国民党官员徇私枉法、腐败祸国现象,在《治国论》中多次强调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这也很深刻地反映了问题的另一面——国民党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杨淮清的这些观点当时看偏激、后来看尖锐、今天看深刻。

杨淮清认为,立国之道,唯在于富民。富民是国家的根本目的,是国家兴衰治乱之分的主要标准。他曾多次对家人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景不是家里钱财田产有多少,而是能够看到大家都有好日子过,能看到自己的子女们个个有出息、有前途,能报效国家,这是我最幸福的事;能看到我们的国家和家园一天天强大兴旺,这是我的最大希望和最终梦想。

《治国论》应该是杨淮清一直苦苦寻求的“家国梦”的思想写照。他充满激情地撰写《治国论》,做着“家国梦”的时间表,做着“家国梦”的计划。如他自己所说“无一日中断”。“家国”于他,与其说是“梦”,不如说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

深察人体之经脉、脏腑、气血和营卫,可为良医;同时体察人情之喜怒、冷暖、贵贱和荣辱,方为大医。杨淮清诚可谓“大医”也。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