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百姓健康
渝中区政协“双服务”根植社区
本报记者 黄笛森 唐 茜 通讯员 成晋蜀
初冬的山城阴雨绵绵,家住渝中区石油路街道茶亭南路的退休居民陈大姐这天却起了个大早,匆匆赶到石油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渝中区政协医卫界别的专家委员要来社区免费义诊。”陈大姐几天前就得知,这次来的全是市级医院的专家教授,“平时挂专家号比登天还难,今天这样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据了解,这是渝中区政协在践行“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活动中,发挥医卫等界别特色作用,开展“服务健康、服务群众”活动3年多来,进行的又一次义诊活动。
专家来到群众中
“黄主任,我67岁了,现在经常腿发麻,是啥原因呢?”刚等专家们落座,陈大姐就迫不及待咨询起来。市一院主任医师、大外科主任黄大春等专家委员纷纷耐心为居民们解病情开药方。
10点左右,重医附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陈明风尘仆仆地赶来。自2013年8月“双服务”活动开展以来,陈明是最积极主动的委员之一了。他每次都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挤出时间,早上在医院为住院病人查完房,便立即赶到活动现场。“这是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走到老百姓身边,宣传一些更先进科学的医学理念。”陈明说,通过参加活动,发现不少老百姓十分缺乏科学的医学理念,就如心血管方面的病人,很多还在服用过时淘汰的老药,疗效差、副作用也大。因此,陈明表示,他们医卫界别不少专家委员都愿意定期走进社区,与老百姓交流。“这也是我们履职实践的好机会。”
据初略统计,渝中区政协“服务健康,服务群众”活动开展3年多来,坚持每双月双周二上午到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40多名医卫界别的专家委员分为两组同时开展免费义诊,目前已接待群众2500余人,为居民开出处方1100余份;接待健康咨询2400余人,发放各类医疗卫生知识宣传资料近6000份,深受群众欢迎。
社区医疗有了“高级顾问”
“专家委员走进基层为普通居民把脉问诊的同时,也为社区医护人员提供了技术指导。
2015年5月,渝中区政协医卫界委员首场专家讲堂在区疾控中心开讲。“如何做好医患沟通”“糖尿病诊治新进展”等专题讲座受到社区医务人员的普遍好评。如今,专家讲堂每单月双周二下午都会定期举行。而走进区县的活动也坚持不定期开展。今年8月,在区政协主席陈大奎带领下,区政协副主席、医学教授张健,市三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学硕士杨缙等10余名专家委员走进秀山县医院,开展“带教查房”,对300多名当地医务工作者做了“急救医学及重症知识”等专业讲座,得到当地领导和医务工作者的充分认可。
除此之外,“双服务”活动坚持开展的委员定点联系服务更是成效显著。2012年底,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筋伤病区主任、主任医师、中国民族医学会专家会委员郭亮走进解放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对口技术支援。不久,他便发现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特色科室,发展面临种种问题。于是,郭亮提出,通过自己的专业特长,扶持和发展该中心筋伤病治疗。“那时,他们已设有这个科室,但住院床位仅几张,2、3个医生平均每天仅能接诊3、4个门诊病人。”郭亮决定,首先让其科室的每位医生轮流到市中医骨科医院进修3个月至半年,同时他自己坚持每月到中心坐诊半天。通过不到一年的定点技术帮扶,解放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筋伤病科便逐渐成为其特色科室。现在,他们的住院床位增加到十多张,门诊病人数量也大量提升。
互动探索 建“双向转诊”快车道
“双向转诊”,简言之即是“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但这一制度的落实目前并不顺利,如担心医保待遇无法很好享受、担心社区医院技术水平误诊误事等都是其阻碍因素。然而,在渝中区政协医卫界别专家委员的助推下,经过合作探索,大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与市急救中心、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等建立起“双向转诊”的绿色快车道。
“这的确要感谢区政协开展的‘双服务’活动。”大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吴显木感叹道,“双服务”开展以来,区政协委员、市急救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官晓鸣便带领市急救中心的专家团队与他们建立了对口技术帮扶。如今,市急救中心仍保持每周一、周四上午抽调心脑血管方面副主任级别以上的专家到大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同时开展带教查房。通过长期定期地查房等,专家们对社区住院病人的病情大多了如指掌。
最近,双方又共同合作,开发出一款“联合诊疗”手机APP。通过APP,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接诊病人的详细病情等随时更新,市急救中心相关科室也能对社区的病人病情随时监控,如病人病情变化,市急救中心的专家可以及时通过APP向社区医生提供技术指导,如需转诊治疗,通过APP便能快速对接。今年7月,一位73岁的黄大爷因脑梗病情加重,通过绿色通道,从大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快速转入了市急救中心住院治疗;去年7月,家住大坪附近的罗大爷在市急救中心的救治下,慢性肾功能疾病得到好转,于是申请转回离家更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后期治疗。这些患者纷纷对渝中区探索建立的市区两级医院“双向转诊”称赞不已。
突出界别特色,渝中区政协在推动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中,已传递出众多正能量,并取得了不小成效。而他们开展的“服务健康、服务群众”、“送文化进社区、进企业”等贴近基层群众的活动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