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保障舌尖无忧
——民盟重庆市委建言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小记
日前,民盟市委“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课题顺利通过结题评审。“调研有关建言已转化为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发言素材,对新形势下如何以‘网底’为重点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参与评审的市政协常委、市政府参事何其对课题研究给予高度评价。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2013年起,我国实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2015年又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在重庆的实施情况如何?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运行效率和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现状怎样?自今年6月开始,民盟市委围绕重庆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课题开展了调研。
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直属工委主委赵芾对6月23日赴渝北区现代农业园区调研至今记忆犹新。他回忆道,调研组一行走进天友乳业、有友食品等生产企业,深入车间实地查看生产流程,全面了解生产、存储和运输各个环节的安全保障情况,还围绕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的制订、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落实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特别是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赵芾说。
参与调研的市政协委员吴建华也强调,无论是食品生产企业还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都必须把群众的生命安全当作自己的生命线,认真执行法律法规。委员们还建议,企业要主动关注和参与相关标准的制订,政府监管部门要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除了深入一线的实地走访,民盟市委在调研中还注重理性分析,从国家、地方及基层各个层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切入,并围绕“网底”建设、技术力量、教育宣传、诚信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6月、7月,民盟市委专门组织了两场研讨会,邀请盟内外专家座谈,共同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建言献策。
民盟盟员、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管理部部长任学毅认为,食品检验技术体系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监管的保障和基础。他呼吁加快食品检验技术体系的整合与建设,“组织国家与省市食药监和质监等部门的食品检验机构参与到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中,并主要承担标准制定修订后的复核工作。”
“应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监管的大环境,除了重视地方保护、部门条块分割等问题以外,还应培育社会的诚信意识,从道德、良知等方面入手,净化食品生产的环境。”盟员廖俊杰强调。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重视发挥第三方力量在检测、认证、评估及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减少民间‘八卦’信息的负面影响”“建议推进食品安全全民教育工程”……各方建言汇聚一堂,掀起倾力为食品安全鼓与呼的“头脑风暴”。据调研组成员李朝林介绍,调研协商中产生的一些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部分观点已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被市政协采纳并转有关部门参考。
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黄燕苹说,民盟市委将继续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调研成果,进一步探索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力量整合、社会参与等问题,更加重视市场、政府及社会三者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应有作用,重点探索三方面责权利划分和匹配等问题,并通过“两会”等渠道建言献策,为重庆科学发展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