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持续关注商旅文体联动
让供给创造需求
通讯员 方 莉
“南岸滨临长江,背依南山,文化底蕴丰富,优势凸显。市场已经热起来,再加把柴就火了。今年10月,《2016年南岸区文体商旅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出台,这把柴备好,火就烧起来了。”说起文体商旅联动的事儿,南岸区政协委员、区旅游协会会长、重庆远洋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建伟很是兴奋,他呼吁了多年的事儿,终于有了结果。
初探商旅联动模式
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旅游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延越来越广泛。传统旅游业如何从需求入手,跨界融合发展,增加有效供给?这是游建伟一直思考的课题。
时间回到2012年。那年,游建伟刚成为区政协委员。他向南岸区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大对南岸区会展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的提案》,提出建立会展经济联盟的建议。“2011年,南坪国际会展中心直接收入7.9亿,拉动消费71.1亿,占南岸GDP 16.4%。”游建伟说,“那时,我开始意识到旅游业应与会展、餐饮、酒店等其他行业融合发展。”
带着这样的想法,2013年,南坪商圈组织举办“数码e生活·乐淘在南岸”国际数码节活动时,游建伟就提出了商旅联动模式。根据他的建议,当年10月1日至7日的黄金消费周,南岸区同时启动了星级酒店消费体验周和景区消费特惠周活动,联动区内旅游景区、旅行社、百货、超市、数码、电器、餐饮、星级酒店等七大业态,不仅让游客“乐购在南岸”,还让更多外地市民“乐游在南岸”。在这个活动中,商业和景区相互宣传,优惠不断叠加,对客源有效地进行了二次开发,商业和景区双双受益。南坪商圈招商科负责人说:“这是商业与旅游业的第一次互动,各种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游建伟的商旅配套活动方案非常好。”
再挥商旅文体融合
商旅联动初战告捷,鼓舞了游建伟的信心。“现代服务业中,商业、旅游、文化三个行业应该联动发展,同时建立协调机制,有机整合资源,引进能深度消费的客源。”2013年年底,在《政府工作报告》座谈协商会上,游建伟前瞻性地建言当即引起了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2014年,重庆+国际马拉松赛项目就开始试水商旅文体联动,并初步摸索出了具体的运行模式。
“建立商旅文体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重大商旅文体联动项目中的问题,提前规划全年重大促销、会展、节庆、文化、体育、艺术活动计划……”游建伟敏锐地发现了商旅文体联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他向部门详细了解情况,走访协会企业成员,经过深入调研,于2015年初,向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加强商旅文体联动,促进我区消费增长》的提案,进一步呼吁“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各方资源,成立南岸区商旅文体联合营销中心,建立抱团发展新格局”。
按照这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南岸构建了文体商旅联动平台,建立了定时间、定人员、定任务的“三定”联动机制,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汇总项目、活动、服务及各产业的信息并及时发布。相关单位先后联合打包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及消费产品,文体商旅联动工作得到有效推进。2015年的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就有80家企业加入了文体商旅互动,吸引了35000名参赛选手和10多万人的观赛人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吃、住、行、游、购、娱”消费群体,南岸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同比增长11.3%;南山植物园接待游客高达1.5万余人次;不少酒店更是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
创新“旅游+健康”产业
同年,游建伟还积极参与了区政协重点调研课题《关于加强商旅文体联动促进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在这个课题中,对于优化商旅文体联动机制,强化统筹规划,加大营销推广,引导社会参与,激发创新活力等,游建伟提了很多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该课题执笔人雷旺,既是区政协委员,又是区文化委副主任。他介绍:像现在政府投资入股的303话剧社,原本年年亏损,目前已经吸引了不少社会资金进入,A轮投融资后股价已经达到1500万元,并进入B轮融资。同时,303话剧社还进入了重庆文化创作的优秀民营文化企业之列。这种破解商旅联动文体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问题的操作方式,正是游建伟提出来的。这种模式在全市也很少见。
如今,一个以“文化引领、体育助推、商业支撑、旅游融合”为原则的多产融合发展平台正在建立。在这个平台上,商旅文体联动工作逐渐步入了常态化运行轨道,“联合营销”“共建项目”双轮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群众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有效满足,为南岸推进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游建伟说:“今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提出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拉动消费增长,促进消费升级。现在南岸区的政策也这么好,我们更要不断创新,推出旅游+健康产业,将中医与国外医疗资源相整合,发力跨境医疗项目,希望通过搭建起国际医疗平台,能为南岸、为重庆的健康产业发展多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