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2月2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民革市委呼吁——

提升“证据之王”公信力

司法鉴定产生的结论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不仅具有证据的功能,还有查明案件事实、印证判定其他证据等功能,司法鉴定结论因此被称为“证据之王”。然而,多头鉴定、重复鉴定、主观鉴定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正常的诉讼秩序,也降低了“证据之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在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全会上,民革市委提交集体提案《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司法鉴定工作的若干建议》,呼吁提高司法鉴定的公信力。

“2014年,我市登记司法鉴定机构就有315家,共登记司法鉴定人2684名,登记司法鉴定业务涉及法医、物证、声像资料、司法会计等近30个行业。”民革市委副主委袁小彬作为该提案的执笔人,对于司法鉴定行业非常了解,“2014年我市司法鉴定机构共办理司法鉴定业务36544件,比2013年同期增加9%。”

“目前,市场上的司法鉴定权威机构大多为公检法部门设立,部分为面向社会的服务机构。虽然在推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中,司法鉴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依法治市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与社会发展和人民期盼相比存在一些不足。”袁小彬心存担忧:从当事人角度出发,仍存在当事人过分追求自身权益,对司法鉴定的结论一再要求重新鉴定,扰乱司法鉴定程序;从管理体制上来看,主管司法鉴定的司法行政机关与使用司法鉴定意见的法院、仲裁委员会等单位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存在脱节的现象;从行业自身发展来看,司法鉴定机构的准入门槛低,导致行业机构水平和鉴定业务开展不平衡,再加上主城区集中了全市70%以上的鉴定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在地域分布上也不平衡。

随着人们对司法鉴定需求的增加,如果司法鉴定行业不够规范、权威、公正,往往容易导致当事人将矛头对准人民法院或者案件相对方,进而认为司法不公,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因此,完善司法鉴定行业法律法规,增强司法鉴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司法鉴定行业逐渐发展扩大的一个重要环节。

袁小彬认为,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机制,特别是针对司法鉴定管理和使用脱节问题,建议坚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审判机关、仲裁委员会、行政执法单位的沟通协商,加快建立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相衔接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的执业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以及司法鉴定的质量监管工作,建议认真做好审核登记工作,严格把好准入关,同时逐步建立实施司法鉴定质量责任制,加强司法鉴定标准、技术规范建设及行业准入,建立起司法鉴定淘汰退出机制,提高司法鉴定公信力。

“由于司法鉴定涉及法医、物证、声像资料、计算机、知识产权等专业领域,对司法鉴定的专业性、科学性有较高要求,司法鉴定人才队伍的建设也需要跟上专业领域的发展。”袁小彬建议,做好司法鉴定人助理培养、专家队伍提升、高资质人才引进工作,优化司法鉴定人结构队伍,同时加大对司法鉴定人的岗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服务依法治市的能力。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