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感恩的“心”
寻梦,渐行渐近。因为,我走在传递正能量的路上,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脚印。
我曾是开州区边远山区的一个农村孩子,打工出来闯天下。我个人及企业能有今天的成就,更多的是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安定的政治环境。我常说自己是这个社会的受益者,如果没有这个伟大的时代,就不可能有我个人的成就。因此,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奠定了我一切行为的基石。
记得小时候读过《增广贤文》,有句古训是“施恩勿念,受恩不忘”。在国家遭受大灾大难时,我们企业果断采取行动,捐资捐物从未懈怠,企业及职工个人捐助资金及物资超过100万元。我个人资助学生23名,如今常年资助14名贫困学生。在家乡开州,我投资25万元修建“希望小学”,捐资200万元修建“五保家园”和村镇合作医疗中心,还主导设立“谭家乡情基金会”。
作为上海市重庆商会会长,我无偿地在上海帮助在沪渝籍企业投资兴业和协调解决商务纠纷,帮助在沪渝籍民工工伤、劳务维权,也通过个人的影响动员在沪企业21家回家乡重庆投资兴业,支持发展。我本人企业在重庆投资约10亿元,涉及商贸、地产、物业经营等项目。
作为一个来自民营企业的政协委员,多年来我把为政府分忧作为己任。我们企业努力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吸收边远山区农村出来的孩子就业。我经历过三次行业低迷,即便在公司异常困难的时期,也没有辞退一名员工,因为我知道辞退了他们,他们会过得比我更难。无论公司业绩好坏,我名下的企业没拖欠过一分钱工人工资,没发生过一起群体性集访事件,没发生过一起被公检法立案调查的事件,没出现过一次被工商、税务部门处罚的情况。在我的心里,传递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正能量,就是政协委员的应尽之责。
通过参与“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活动,我的切身体会是:传递正能量活动是一种好的形式,有一个好的机制,也是本届市政协工作创新实践的亮点。政协通过实践活动增加了社会知晓度,我们每个委员通过参与活动增加了责任感、荣誉感,希望“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作者系市政协常委、申佳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