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满民生路
——武隆区民政局积极探索民生服务新途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武隆区民政局以服务民生为主线,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积极发挥“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民生服务新途径。
武隆区委书记何平率队慰问驻武消防官兵
社会救助解民困
去年春节前夕,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来到武隆区民政局,哭着陈述家庭的不幸。她叫余云芳,是后坪苗族土家族乡白鹤村村民,丈夫秦远胜外出打工,在回家路上不慎摔伤,造成头盖骨骨折,已经昏迷20多天,家里除了年迈的父母,还有几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为了丈夫治疗已债台高筑,仅医院的欠账就已达10多万元,巨额的医疗费让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后坪乡是最偏远的一个高寒少数民族乡,离原县城近百公里,单面车程就要两三小时。听完了她的哭诉,工作人员安慰她不要难过,困难是暂时,我们一定帮助你度过难关。然后带上食用油、大米和棉被等物品到医院看望,从医院出来又驱车到该户家实地了解情况,来回就是一整天。然后把实际情况上报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为该户解决了5.5万元救助金,落实民政临时困难救助1万元,解决了余云芳家燃眉之急。
余云芳丈夫康复出院后,民政局工作人员还定期对她家进行回访,解决家中实际困难。社会救助,让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怀得到了体现,群众的困难得到了及时解决。把群众的冷暖时刻记在心上,为救助的困难家庭而不辞辛劳、八方奔走,对民政局工作人员来说,只是家常便饭。
武隆区民政局不断加大救助帮扶力度,医疗救助扩面提标。除原八类救助对象外,将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民政医疗救助范围。临时救助规范提速,救助金额5000元以上的由区领导审核把关,2000元以下的由乡镇自行审核,为保障救助及时,特殊情况,实行“先救助,后手续”。严格落实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和孤困儿童供养政策,严格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制度。灾害救助迅速及时,全区已下拨倒损房恢复重建资金414.7万元,应急生活补助资金289.8万元,过渡性生活救助资金310万元,下拨各类救灾物资122.6万元。
民政工作助推脱贫攻坚。武隆区民政局将2169户656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将符合条件的11602名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实现贫困家庭重病人员医疗救助全覆盖,占全县医疗救助对象总数的33%,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560余万元,较好解决了因病致贫难题。整合区级各类助学项目,财政部门筹措资金509.8万元,对1382名低保户、建卡贫困户家庭中的在读大学生、在读普高生给予每人3000—5000元的教育救助金,破解了因学致贫难题。全区共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20000余份,其中免费为2749名50岁以上的重点优抚对象统一购买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10月25日,武隆区民政局在双河镇木根村组织开展了2016年敬老助困乡村行活动。活动上,民政局收到爱心企业单位代表捐赠净水器5000台、医疗扶助卡1000张等物资,民政局对爱心企业表示感谢,尽快把这批物资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现场还向10名参会的困难老年人代表发放了慰问金、保险单等。
武隆区民政局局长黄猛率队为结对帮扶户送去大米
提升福利惠民生
武隆区在我市率先实行留守老人营养补贴制度。该区符合条件的留守老人按每人每月100-300元的标准发放营养补贴,同时区政府每年配套700万元专项保障高龄老人津贴、生活困难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和留守老人营养补贴,现共发放营养补贴197.19万元,惠及高龄、失能、留守老人1040人。
全力推进福彩慈善。8月19日,武隆区2016年“福彩助学·爱心圆梦”资助活动在武隆区委党校举行。按照“贫困”“优秀”两个基本原则,确定了此次160名受助学生对象,包括低保对象、建卡贫困对象、困难家庭对象等,共发放64万元资助金。近年来,武隆区“福彩助学”活动已为940名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发放资助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彩助学”活动资助金数量和受资助学生人数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为生活困难大学新生解决了实际困难,减轻了这些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
武隆区建立了与驻武部队、武警、公安消防的协同联动机制,对综合治理网格员队伍、自然灾害观测员队伍等进行整合培训灾害信息。武隆区各部门、各乡镇政府每年开展防灾演练不少于1次,灾害救助培训不少于2次,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2016年武隆还举办了“渝东南武陵山区‘5.12’洪涝灾害应急救助受灾群众演练”,演练水平得到了上级好评。
为全区城乡居民购买了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和房屋保险,2016年1-10月,武隆区611户受灾群众共获保险公司赔付229.35万元。按受灾户的重建能力实施分类救助,重建户均补助9980元,损房户均补助1740元。该区因灾重建房屋1010间,损房修护1362间,倒房重建率为75%,损房修复率100%。联合财政局下发了《关于开展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知》,抽查了60%的乡镇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时纠正了问题,确保了救灾资金的规范使用。
双拥优抚暖民心
提高军人优待水平,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军。武隆区出台了新的优待奖励政策,即从2016年9月起,对从该区应征入伍的大学新生、在校大学生、大学毕业生给予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0元,其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应征入伍积极性,今年全区有79名大学生光荣入伍。
妥善安置随军家属,积极支持部队建设。落实区武警中队干部随军家属事业岗位安置1人,解决了军人后顾之忧。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350万元,为驻武部队军事训练开展、战备器材配置、营房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施“阳光安置”。由武隆区编办调挤编制计划后,退役士兵按其档案考核得分排名,从高到低依次自选岗位,将3名符合岗位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到乡镇农业、林业、社保服务工作岗位,安置率达100%。足额兑现安置补助。因秋、冬季两批退伍时间跨度长,财政提前预拨安置经费,分批发放自主就业补助金104人345.6万元,补助兑现率达100%。
武隆区民政局加大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发放报到须知、每年建立一个退役士兵QQ群、召开退役政策宣讲会等形式,大力宣传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为其提供驾驶、厨艺等实用技能培训,报名费优惠补助1000元/人。同时,与区职业教育中心建立联合培训机制,减轻参训人员培训费用负担,提高了参训积极性。全年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助58.32万元,发放高等学历教育补助15万元。今年104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中有95人参加了培训学习,其中参加职业技能培训72人,参加高等学历教育22人,参训率达91.3%,培训就业率达100%。
武隆区民政局足额兑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316人252.8万元,发放义务兵立功奖励金74人12.16万元。及时更新优抚数据信息。按要求全面完成了优抚对象核查和2948人的身份证信息采集。有效稳控涉军群体,及时解决涉军群体有效诉求。投资107万元,改建木根、火炉、江口3个烈士陵园,充实红色旅游。精心安排组织5000余人参加了烈士公祭活动,烈士纪念设施的主题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认真落实退役人员购买超龄养老保险审核,共办理军龄认定515人次,目前该保险审核通过356人次,缴费成功210人次。
武隆区民政局全力解决优扶对象“三难”。在足额兑现抚恤补助的基础上,走访慰问多资助一点,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全年帮扶生活难优抚对象45户,累计解决资金14.5万元。对特殊群体医疗难的多救助一点,在全面落实五个层面的优抚医疗保障的基础上,给予95%或全额救助,有效缓解了优抚对象医疗难。全年共解决优抚医疗保障2351人次、金额213万元。对特困户住房难的多优待一点,积极解决特困优抚对象住房难。全年共解决6批次72户、金额110万元。
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每到传统节日,武隆区民政局都要开展慰问活动。今年“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民政局成立了六个慰问小组,分别对部分乡镇敬老院的老人和百岁老人进行了走访慰问。为每个敬老院送去慰问金1000元,大米216斤,菜油80斤。活动中实地查看、询问了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娱乐健康情况,在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的同时也送上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武隆民政人用实际行动树立了脚踏实地、务实高效、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以爱民之情、利民之意、惠民之举,铸就了武隆民政事业的辉煌,民生路上的阳光将会更温暖更灿烂。
(游子吟 任恒权)
武隆民政局扶贫物资发放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