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6年12月3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关注
版面翻页
关注
08

彭水:拓展就业创业扶贫路

以“五化统筹推进、三区协调发展”为总体部署,“以贫困群众为中心、贫困村为重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撑、党的建设为保障”。彭水县以此为扶贫攻坚工作思路,自2014年全市扶贫开发彭水会议以来,特别是2015年党中央吹响新一轮脱贫攻坚号角后,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齐心协力,确保实效。

彭水县296个村(居)中,就有贫困村115个,贫困人口99123人。该县不仅是重庆市贫困程度最深的4个县之一,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中的民族地区、革命老区。

对此现状,彭水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扶贫工作中,开拓创新,把“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带动贫困户就业。不仅使贫困户尽快脱贫,还走出了一条能够解决“根本之贫”的路径。

目前,115个贫困村中有60个贫困村已实现整村脱贫,40123名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越过国家扶贫标准线,分别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150%、133%,有6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低到3%以下,整体贫困发生率降至11.8%。

在就业创业扶贫方面,2014年以来,通过举办招聘会、就业帮扶、创业扶持、政策落实、扶贫培训、优质服务等措施,帮助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员、高校毕业生、低保户、残疾人等各类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创业。在扶贫培训方面,统筹全县涉农培训资源,统一实施培训项目和计划,积极开展扶贫培训,提高贫困人员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创业扶贫组深入乡镇村社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三送服务活动

构建科学工作机制 形成攻坚合力

“彭水脱贫攻坚已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在2016年初的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彭水县委书记钱建超向全县领导、干部作了重要讲话,这次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的会议,再次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思想、咬定目标、齐心协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在讲话中,钱建超书记谈到了构建科学体制机制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而这一要点也很好地体现在了实际工作中。2014年,彭水设立“一办六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产业扶贫、教育扶贫、设施扶贫、生态扶贫、创业扶贫、社会扶贫六个工作组),在此基础上,2015年又增设资金统筹、交通建设、饮水工程、卫生事业4个专项工作组,建立“1+6+4”工作体系,形成合力攻坚,全力攻坚。其中由县人社局牵头负责的创业扶贫组,实现就业创业扶贫“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主要负责创业扶贫和扶贫培训。创业扶贫成员有县工商局、县科委、县供销社、县经信委、县残联、县城乡建委、县市政园林局、县投资促进中心,扶贫培训成员有县农委、县扶贫办、县畜牧发展中心、县商务局、县林业局等,实行半月一次汇报、一月一次推进、两月一次查看、季度一次考评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考核。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营造就业氛围

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是扶贫脱贫的基础,只有在充分了解清楚帮扶对象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大大提高扶贫工作的成效。

在聚焦识别精准上,彭水建立完善了农村建卡贫困人员信息系统和贫困劳动力需求台账,通过逐户走访、调查摸底等措施,重新调整和建立完善全县农村建卡贫困户信息系统。并结合人力资源基础台账建设,依托基层平台,通过上门入户走访、电话、短信等方式开展实名登记,建立完善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台账,动态掌握劳动年龄段内贫困人员的就业失业状况、技能水平、就业需求、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订制配套政策措施,开展精准服务。

在精准识别的同时,开展就业扶贫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也很重要。为此,彭水创新就业扶贫宣传方式,开展立体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做到电视有图象,广播有声音,报刊网络有文字,群众有资料。首先,把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传作为工作切入点,加强宣传报导工作;把就业创业扶贫组成员单位的各项政策、办理流程、享受条件等向贫困人员广泛宣传,做到宣传内容精准。其次,在县电视广播台开通《就业金桥》对优惠政策进行宣传解读,提高政策知晓率;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宣传扶贫政策,每年发放短信60余万条,实现政策和信息宣传全覆盖;通过县、乡(镇街)、村(社区)三级服务平台发放《就业创业指南》《优惠政策汇编》《用工信息》等宣传资料,提高宣传实效;通过各类网络媒体专题报道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扩大影响力,营造浓厚氛围。

县人社局在万足镇组织苗家剌绣技能培训

帮扶引导深入有力 促进就业安置

就业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就业是市场行为,政府该如何发挥作用?

面对这一难题,彭水从五个方面入手,实施帮扶引导,有效地促进了贫困人员就业。一是依托县、乡(镇街)、村(社区)三级就业平台,发布就业信息,全天候提供就业服务。二是建立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机制,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为活动载体,组织市重点企业、合川区企业、县内企业等用工单位到各乡镇、村,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三送活动和现场招聘会,到村社上门帮扶就业。三是充分发挥市重点人力资源公司、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的作用,引导困难人员与用工单位对接,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四是指导乡镇、街道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在每个贫困村开发1-2个涉及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等农村公益性岗位,过渡安置通过市场渠道无法实现就业的“六类人员”就业,目前,在农村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513个,安置贫困人员等在家门口实现就业513人。五是引导鼓励国有企业、招商引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等积极参与扶贫帮扶活动,引导微型企业招用贫困人员就业,引导专业合作社就近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加大残疾人就业帮扶力度,通过各种措施帮扶残疾人就业。

全面落实创业政策 大力扶持创业

在就业扶贫中,单一地依靠帮扶贫困人员就业这一路径并不能广泛地解决更多人员的就业问题,而支持贫困人员创业,并以此带动就业,却能实实在在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

彭水大力扶持创业,为有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员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项目指导、创业贷款等“一条龙”服务,实施免费创业培训,帮助其提高项目规划、经营管理、融智融资等创业能力。此外,还积极向贫困创业人员推荐服装、文化创意、加工业、服务业等特色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成功率;对贫困人员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开办微型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落实优先受理、优先发照、减免全部工商规费等政策,积极推行“一单通”“三证合一”制度;支持贫困人员科技创业,给予优先立项,优先扶持,并对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电商网商贫困户创业人员,纳入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范围。

县畜牧发展中心开展养蜂技术扶贫技能培训

按需实施扶贫培训 提升技能水平

“一技在手,吃穿不愁”,要想脱贫致富,关键在于掌握一技之长。彭水多措并举,开展扶贫培训,提高贫困人员技能水平,在统筹培训资源、明确培训任务、精准培训项目、精细培训方面下足功夫。

由县人社局统筹县农委、扶贫办、人社、畜牧、林业、科委等全县培训资源,实现扶贫培训全县“一盘棋”,培训项目精准化,开展种养殖、经果林栽培训、产品加工业、手工刺绣、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电商网商等实用技术培训,实行按需施训,实现项目“实用化”。在培训后,各部门又把优惠政策、信息与贫困人员进行“一对一”有效对接,实现“培训到村、技能到户、服务到人”。

加强服务引导 提供兜底服务

彭水通过实名登记,建台帐,提供定制服务计划和兜底服务,实施政策组合拳和各类帮助措施,通过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45%,其中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QQ群、咨询专线、《高校毕业生服务指南》等,及时为高校毕业生开展指导帮扶。落实县属国企招聘优惠政策,优先招聘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落实求职创业补贴政策,促进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咨询、培训、项目、贷款等“一站式”服务。针对贫困高校毕业生贷款找不到担保人的问题,县就业局找本单位干部职工为其担保,解决其贷款担保难。积极推荐高校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参加“泛海扬帆-大学生创业行动”,对其提供创业资助,扩大创业规模。(何建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