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国土房管局——
全力抓机遇 创新求发展
大足日新月异的变化,可用“沧海变桑田,旧貌换新颜”来形容。
近年来,大足区国土房管局承载着大足儿女的期盼与梦想,围绕区委区政府“138”发展战略,坚持“保护保障、节约集约、维权维稳、依法依规、有责有方”的总体思路,切实履行职责,全力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创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连续十年实现“零伤亡”,创历史最好记录;2009年、2015年分别接受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的例行督察,均顺利通过检查验收;2010年区国土房管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2012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区县”;2015年大足区被列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重庆市唯一试点区县,同年,大足区被列为重庆市首批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4个试点区县之一。
一泓碧水绕棠城 罗国家 摄
站在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
作为闻名中外的“石刻之乡”,大足区国土房管局为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2012年以来,成功争取土地周转空间4.5平方公里,全区经市政府审批各类建设用地159宗、3469.2公顷(折合5.2万亩),其中预征地23宗、906.5公顷(折合1.36万亩),争取指标面积仅次于两江新区。
2012年,大足区获全国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区)称号。目前,该区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水平为Ⅲ型(中等),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为1.51亿元/平方公里,地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5亿元/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大足区积极落实耕地保护,确保占补平衡。至2015年末,大足区实际耕地保有量为76010.5公顷,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给该区的74870公顷耕地保有量目标任务。
2015年大足区被列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重庆市唯一试点区县。按照中央及国土资源部要求,该区有序推进改革试点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大足区国土房管局实施精准调控,保持市场平稳;严格登记程序,强化权属管理;尤其重视民生工程,改善群众福祉。建区以来,共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36个、149万平方米,在百姓生活得到积极改善的同时,城市建设也得到质的提升。
在推进区级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大足区国土房管局不遗余力。建区以来,该局相继承担了12个项目建设任务,其中市政道路总投资约14.89亿元,总长20.3公里,建设项目中佛都大道、累丰路、陵园路、绕城路南段共6.91公里已竣工通车,在建道路12.03公里,新建道路1.36公里。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大足区国土房管局在新起跑线,开启新征程。该局在保障发展工作方面,已上报预征地项目征转分离50宗、2.65万亩,已批23宗、1.36万亩。上半年已实施征地3247.6亩,拆迁1988户、34.54万平方米,涉及东迎宾大道综合整治及土地储备项目、三合道路工程、海棠新城二期。正在实施潼大泸高速公路3000亩和胜天湖水库5847亩的征地拆迁。已公开招拍挂出让土地29宗2175.76亩。完成了三合片区、西禅路延伸段312.75亩土地规划空间调整以及124.65亩地票项目落地工作。正在实施土地储备整治项目3903亩,涉及棠香街道三合片区,东部新城土地,龙水镇、石马镇等。目前已完成中心城区周边永久性基本农田重新划定阶段性工作,划出城市规划区内可划为基本农田的耕地2.89万亩,为城市新区发展拓展了空间。
为突出保护资源,该区2016年以来,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35个、面积1796.6亩;新实施土地整治项目32个、规模13.2万亩,预计新增耕地1.32万亩;完成4个市级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工程量60%以上,预计新增耕地1309.5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61万亩。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突破市政府下达的硬性指标。另外,根据市政府煤炭去产能总体要求,2016年对8家煤矿依法实施关闭。
为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大足区在2015年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按照“重点实施,全域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全区全面开展试点工作,推进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2016年8月16日,成功入市交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5宗、63.74亩。
根据“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的原则。该局积极指导去年入市交易两宗地块的村社,开展了收益分配工作,已基本落实分配。
该区还与西南政法大学合作,系统梳理入市涉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列表解析入市前后的法律障碍及破解对策。提炼、总结改革经验成效,提出切实可行而又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议。
2016年以来,大足区从“稳预期、扩需求、消存量、降成本、防风险”等五个方面入手,落实国家系列调控政策,采取举办房地产展示交易会、税费扶持、调整土地供应时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实施征地拆迁货币化安置等措施,有效化解存量,寻求增量,对商品房去库存产生了积极作用,确保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张德霖调研大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大足区领导检查地质灾害
关注民生 提升群众幸福感
大足区国土房管局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落脚点,切实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该局加强保障房项目建设。目前红星四社经适房已完成分配工作;水峰经适房、翠屏经适房已完成主体预验收工作,下一步将进行综合竣工验收;西禅经适房主体建设推进顺利,地下车库已完成预验收。翠屏廉租房、龙水廉租房主体已完工;双桥黄桷家园廉租房五期、火炬村廉租房已完成预验收,全力进行绿化景观建设和部分室外配套建设;红星廉租房部分主体已完成预验收。2016年竣工廉租房项目7个,3185套,安置7000余人;竣工分配经适房项目5个,5827套。推动公租房制度改革,制定公租房出售办法,适时启动公租房出售。完善差别化租金体系,适度扩大租赁补贴覆盖面。将城镇D级危房住户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
另外,区教育系统“两证”遗留问题165个项目、71.62万平方米已进入办证程序。目前正重点处置以下几类土地房屋“两证”遗留问题:南环二路、香榭雅筑片区、龙水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征地拆迁安置还房等,现有约35个项目、房屋40余栋,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龙水新、老工业园区工业项目108个,房屋面积45.73万平方米。全区敬老院28所,房屋面积6.61万平方米。在前期“两证”遗留问题处理中,被遗漏申报的个别旧城改造项目。预计在2017年底对上述“两证”遗留问题处理完毕。
值得一提的还有,大足区积极强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2016年雍溪页岩气项目已进场开钻第二口井,预计今年12月份完成钻井任务;古龙镇兴隆矿区锶矿延伸普查项目第二阶段的勘查任务已经开始实施,预计提交矿石资源量2900万吨,折合矿物量1400万吨,相当于40个大型矿床规模;拾万镇玻璃用石英砂岩探矿普查项目、龙水湖温泉勘查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全区土地生态有机物调查阶段性调查任务。
龙岗累丰廉租房 罗国家 摄
多措并举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大足区积极推进区级重点项目建设。
西城国际北侧道路工程,位于龙岗街道累丰社区、西禅社区、翠屏社区,全长约3101米,2016年度基本完成。
棠香街道三合片区道路工程,位于棠香街道三合片区、金星社区,呈四横三纵排列成路网,总长7000米,共7条道路。目前完成土地征收530余亩,350余户农房拆迁协议签订工作,完成奶牛场拆迁,砖厂已签订拆迁协议,城镇房屋征收范围已报政府审批,企业拆迁已完成拆迁评估,正在进行拆迁协议签订,工程已于2016年4月开工建设,能够按照区政府的进度要求实施。
棠香街道三合片区土地储备整治项目,共计1790亩,目前正在实施基础设施道路建设工作;东部新城土地储备项目,面积约1923亩,约917户,征地拆迁大部分已签订拆迁协议;龙水镇、石马镇土地整治项目,面积190亩,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为加强地灾防治及住用房屋安全,大足区已完成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并上网公布。进一步夯实了地质灾害防治“五道”防线,即:地质灾害排查巡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专家驻守、应急处置、督查督办。继续推进建立和完善D级危房动态监测远程监控系统,对已鉴定为D级危房的住户,严格按照市政府284号令和住建部129号令的相关规定办理,确保人民群众住用房屋安全。
强化执法监察 加强队伍建设
为全面加强执法监管,坚决遏制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国土资源,大足区国土房管局重点开展了例行督察延期整改。目前已完成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2.46万亩、解除违规抵押30宗,涉及面积6833.96亩,完成1295人的安置房第三榜公示、取得农转用审批手续392.2亩、归还市局增减挂钩指标580亩、拆除违法占地19宗,涉及面积24.39亩,确保督察延期整改的顺利推进。
同时强化年度卫片执法。按照2016年卫片执法新的政策,对2010年以来卫片执法发现的违法图斑整改到位;加大对违法拆除案件事后监管力度,对2015年例行督察拆除复耕的地块实行不定期巡查,防止违法行为反弹。
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大足区国土房管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一案双查”,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评价,不仅推陈出新,而且意义深远。
为打造素质过硬的国土房管队伍,大足区在认真落实重要情况报告、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问责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并紧扣土地整治、征地拆迁、项目审批、招投标等易发案环节,完善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机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在科学严谨的制度方针指引下,大足区国土房管局不负全区人民众望,将国土房管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李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