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医联体”
为基层医疗注入新鲜血液
天花板上的灰尘随时可能掉下来,药品与废旧物资混杂堆放在同一库房里。这所陈旧的房屋不是别处,就是铜梁区平滩镇社济村卫生室,也是当地村民看病就医最方便的地方。
随着新医改以来,我市着力强化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致力于农村就医环境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改善,形成了以区(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支柱、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但是社济村卫生室的现状,让市政协委员、农工党铜梁县工委副主任、铜梁区庹氏书画艺术馆馆长庹纯双对部分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能力产生担忧。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庹纯双说,“但是要做到让当地村民看小病不出门,除了完善村卫生室的设施设备,还需要保障医疗卫生人才在基层的落地与服务。”
目前,大部分扎根村卫生室的村医学历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庹纯双在调研中发现,“以铜梁区为例,全区村医共748人,均无技术职称,中专以下学历者占44.1%;50岁以上的乡村医生占47.5%,约占乡村医生总数的一半。再加上村医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时有发生。”他认为,建设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村卫生室是基础和阵地,除了完善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设备,对卫生室进行合理布点之外,村医人才队伍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建设,也同样重要。
“当下村医老龄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医学专业的年轻人毕业后大多留在城区,少有人愿意到乡村卫生室工作。村卫生室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保证村卫生室的医疗力量,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庹纯双提出了一份社情民意——《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的几点建议》,建议从建立“医联体”和“人才引进、留住机制”入手,既可以短期内缓解村卫生室人才缺乏的压力,又可以长期满足基层卫生人才缺乏的需求。
他建议,组建以区(县)级医院为主导的医疗联合体,大学生毕业后到联合体工作,轮流下派到基层,但是人员进行统筹编制管理,“区管乡用”。同时,在招收医学生时制定免费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计划,可选送本地孩子去接受教育,入学前签订协议,保证学成后聘用在镇、街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工作5—10年,年满后才可选择工作调动。
庹纯双的这份社情民意得到了副市长刘伟的批示,以及市卫生计生委的高度重视。市卫生计生委专门就村卫生室建设有关情况向市政协作了报告,并表示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村卫生室服务条件。在2016—2017年,每年为1500个村卫生室配置设备,两年内完成3000个村卫生室设备配置任务。同时加强培训,逐步建立以区(县)卫生进修校、健康教育所为依托的区(县)级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高村卫生室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