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1月1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协商民主
版面翻页
协商民主
06

聚焦供给侧 加大行动力

—— 涪陵区政协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纪实

增福土鸡走俏市场

1月10日清晨,涪陵区增福乡。群山叠翠,林深叶茂,鸡鸣声此起彼伏。此时,乡间公路一派繁忙景象,一辆辆满载增福土鸡的小货车正驶向重庆主城区和涪陵城区各大超市、农贸市场。

“这种繁忙景象已经持续好长时间了。”该乡延寿村村民罗建国说,“散养在林间的增福土鸡,营养价值高,吃起口感好,是市民菜篮子中必备的年货。”

很少有人知道,增福土鸡畅销的背后,凝聚着涪陵区政协委员不少的心血和汗水。

远离涪陵城区的增福乡,地处群山深处。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一大批村民进城务工、定居,导致耕地撂荒现象增多,委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2年以来,陈榜明等委员多次深入增福乡开展耕地撂荒现象和增福土鸡养殖发展等调研,提交了《关于加快增福土鸡产业发展的建议》等多篇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获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资金扶持。

委员们积极引导当地村民科学养殖,帮助搭建可视化电商平台,促进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引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福土鸡产业。据了解,如今增福土鸡养殖每年达100万只以上,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这是涪陵区政协助力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启示。

涪陵地处我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有渝东门户之称。作为重庆的城市发展新区之一,涪陵区勇担重庆大都市区重要增长极重任,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三大产业均建树颇丰。但是,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三大产业均需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创新发展。

助力增福土鸡大规模科学化养殖的成功,让区政协主席徐志红意识到:聚集了人才和智力优势的政协,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定,在助力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上,应有更大的作为。

意识决定行动。徐志红的想法得到了班子成员的认同。

于是,区政协向300多名委员发出号召:把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瞄准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主动建言献策,积极发声出力,助力涪陵区创新发展、优化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号召劲响,群山四应。一场委员们助力三大产业供给侧改革,服务涪陵经济创新发展、优化发展的行动迅速展开。

三爱海陵轻装前行

有了助力的方向,可如何使力,却是关键。

“抓点准、着力巧、用劲实,虚功巧做、虚功实做。”助力增福土鸡的成功,让区政协摸到了一些门道。

区政协决定从工业经济入手,继续实践探索。选择谁来进行供给侧改革试点,至为重要。区政协班子将全区大小国企筛选和分析了一遍。

此时,因推行国企改革不彻底而陷入困境中的三爱海陵进入了区政协领导的视野。

三爱海陵是国家大二型企业,专业制造汽车、摩托车及小型通用汽、柴油发动机进排气门、化油器。2012年,因职工多、安置难、生活费发放量大,欠缴各类社会保险金近亿元等因素,该企业的改革陷入停顿,引发生产经营困难。

“一个背有沉重包袱的企业,怎么能快速前行?”区政协副主席阳森很是担忧。

区政协组织委员深入企业调研后发现,导致该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改制时国企在职职工身份转换没有同时进行,属于民营企业的三爱海陵公司此时还背负起职工安置、生活费发放等沉重包袱。

这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

区政协扩大调研范围,组织委员们走进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开展“国企改革遗留问题”专题调研。

有了翔实的调研数据和真实案例,区政协底气十足,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国企改革遗留问题、10大国企集团运行情况等调研报告,提出了“一企一策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的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三爱海陵因此受益。该企业应缴的社保金1亿元被免除,533名职工提前退休。企业负担一下子减轻了,生产运营成本、管理成本、人力资源竞争成本陡然降低,核心竞争力在轻装前行中得到增强。

如今,三爱海陵年销售额达11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的制造企业。

锁定目标精准发力

助力三爱海陵的成功,让区政协信心大增,一系列围绕工业供给侧改革的政协行动相继展开。

五年来,针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保障有差距、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委员们提交了《把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措施落到实处》等提案40余件,区政协开展“加快全区工业产业集聚”等专题调研3个,对“百项重点工程”推进情况等专项视察8次,专题协商2次,举办“涪陵工业发展论坛”征集到论文100余篇,评出优秀论文20篇。

为更好地参与助推工作,况东权、杨平、周勇、唐勇、阳森等副主席分别负责或参与城市房屋拆迁、港口码头建设、白涛园区、城乡饮水工程、清溪园区等工作。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区政协的聚焦点。区政协组织委员们,积极为农林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出谋划策。

五年来,围绕“三农”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区政协组织委员们提交《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力度的建议》等涉农提案50余件,开展“现行部分农业扶持政策不适应当下农村经济形势发展变化需要的问题”等涉农专题调研2个,开展“长江绿化工程建管情况”“林业产业发展情况”等专项视察6次,反映涉农社情民意信息20多条。

工业、农业、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现代商贸服务业的支撑。涪陵区政协深谙其道。

五年来,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区政协组织委员们开展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情况”“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情况”等涉及商贸流通产业的专题调研、视察和政情通报,举办“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理论研究成果交流会。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区政协组织委员们调研房地产市场和建筑业发展,提交了《大力推广四新技术,促进建筑业绿色发展》等提案;举办“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论坛;开展全区建筑产业发展、2017年和未来五年间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等专题协商,为去库存建言献策。

三大产业均衡发展

去年12月26日,市政协委员、涪陵洪丽食品公司负责人李承洪,正召集众多农户就来年扩大竹笋种植等事项进行磋商。随后,当他将2016年的分红款一一递到农户的手中时,屋子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近年来,在区政协的帮助下,李承洪与当地村民通过“现金入股”和“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成立了竹泰笋业股份合作社,既解决了耕地撂荒的问题,也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如今,合作社已帮助当地村民实现致富增收,户均年收入增加近2万元,600多户家庭受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区政协不但助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还积极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肯定和批示,一大批提案得到认真办理,众多调研报告成为党委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参考。

一系列措施因此相继出台。《关于发展千亿园区培育百亿企业的意见》《关于深化品牌涪陵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增福土鸡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柑橘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我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出台,为三大产业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五年来,在区政协助力下,全区供给侧改革推进顺利,三大产业实现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GDP由557.3亿元增加到900亿元,稳居城市发展新区第一名。

工业经济初步实现转型升级优化结构的目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体制不断提高,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达到1580亿元;非煤矿山、钢铁过剩产能、小火电等一大批落后产能退出市场,29户“僵尸企业”、空壳公司被注销;企业水、电、气成本下降,工业用电、用气分别平均下调0.1元/度和0.2元/立方米。

特色农业效益不断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市级农业园区从1个增加到6个,获评“中国绿色生态青菜头之乡”“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增福土鸡”“涪陵黑猪”“渝东黑山羊”“胭脂萝卜”“龙潭大米”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成为农业产品新标杆。

商贸服务业实现大发展,成为全区新的经济支柱。武陵山大裂谷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餐饮、商贸、物流、金融等产业有序发展。房地产和建筑业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仅2016年,200多家劳务企业只保留了70家,减少和优化招投标程序,装配制建筑逐渐成为主流,春秋两季的房地产交易会和旧城拆迁货币补贴,解决了大量房屋空置问题。

“推进再创业、加快新发展,努力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特色突出的幸福涪陵。”供给侧改革的有序推进,让涪陵区有了新的目标和规划。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区政协将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徐志红说。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