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纬度线上的风光之域
——探寻南川旅游大发展轨迹
沿着堪称地球“景观长廊”的北纬30度线,可以探寻世界古老文明的渊源:珠穆朗玛、神龙架、玛雅文化、巴比伦花园、埃及金字塔……当这条神秘纬线横跨中国、穿越重庆时,巴渝大地尽显“一水”(长江三峡)、“一石”(大足石刻)、“一山”(金佛山)的雄奇壮观。
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的金佛山,已经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8项国字号桂冠,成为引领南川告别采掘经济时代,迈向“旅游强区”之路的形象标杆。
从工矿重镇到旅游名城
早年南川“工矿兴城”,但再富有的矿产资源也会有枯竭的一天。长期靠采煤掘矿打天下的南川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举步维艰的严峻挑战:是竭泽而渔直至“山穷水尽”,还是另辟蹊径迎来“柳暗花明”?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南川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区,南川以壮士断腕的胆略与胸怀,彻底去除粗放型的滥挖滥采,让绿色生态成为驾驭地方经济的主宰。按照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南川确定了“工业强区,旅游名城,生态花园”的发展定位,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被誉为“无烟产业”的旅游当仁不让地扛起绿色经济的大旗。
南川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北有峨眉,南有金佛;东朝普陀,西拜金佛。”坐拥金佛山,塑造新南川。这个享誉大江南北的观光圣地不正好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派上用武之地?
“金佛何崔嵬,飘缈云霞间。”金佛山系巍峨大娄山脉主峰,由108峰组成,最高海拔2238米,有“东方的阿尔卑斯”之称,以独树一帜的“喀斯特桌山”地貌跻身“世界自然遗产”,是世界台原喀斯特的典范。仅以一级陡崖为边界的核心区面积就有70平方公里,景区规划面积441平方公里,大金佛山幅员总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占据了南川的“半壁江山”。
“云上金佛,人间金山。”这里以喀斯特风貌、生物多样性、佛教文化三大奇观著称于世。已查明生物资源8085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6种,是环球同纬度喀斯特地带生物多样化最丰富的集结地之一,森林覆盖率超过90%,被誉为“生物基因库”、“植物麦加”。在金佛山,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杉多达1987株;有1.5万株罕见的大龄古杜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胸径最大、最密集壮观的古杜鹃群落,其中“千年杜鹃王树”高达13.8米。
“山即是佛,佛即是山。”作为历史悠远的燃灯古佛道场,金佛山上有大小寺庙上百所,其中以始建于唐代、占地上千平方米的金佛寺为代表,曾有“千僧齐诵、万民齐拜”的繁盛景象,金佛山已然成为渝川黔最大的佛教圣地之一。
这座世界上唯一以“金佛”命名的大山,是最靠近大都市的自然遗产,融山、水、峡、林、泉、洞为一体;集雄、奇、峻、险、秀、幽于一身。以金佛山为核心,南川正在全力打造成为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和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名城,从而实现从“工矿兴城”到“旅游强区”的华丽转身。
从一山独秀到全域旅游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被称为“万山丛中拔地而起”的南川远不止一座金佛山,其拥有富饶的生态旅游资源,范围涵盖8大主类、35个亚类,92种基本类型,遍及南川全境。通过合纵连横、毗邻成片,实现区域景区化、景区全域化,全时空布局“点上开发、面上开花”,让旅游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升级与转化。
“举目山水情,处处是风景。”2602平方公里的南川大地,雄踞南部的金佛山撑起了“半边天”,而沃野纵横、别有风情的北部地区则已成为依傍重庆主城的“都市后花园”。
2016年3月,春暖花开。被誉为巴山渝水乡村旅游“第一朵金花”的十二金钗大观园在南川西北部盛大开园,这里横跨大观、兴隆、黎香湖、木凉、河图等多个乡镇,方圆28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40米,森林覆盖率51%,负氧离子高达2万个/立方厘米,是重庆大都市周边生态条件最优越、旅游要素最密集、乡愁记忆最浓厚的乡村田园。“十二金钗大观园”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区”的生态优势和田园风光,精妙营造与《红楼梦》“大观园”的经典契合。“十二金钗”包括“薰衣草园”“玫瑰园”“樱花园”“桂花园”“牡丹园”“荷花园”等12个最具代表性的花果园区,月月有花开,四季有果采,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如同承南启北的时空“中转站”,位居中部的南川城区以打造旅游“名城”为起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推进景城抱团发展,景中有城、城中有景。这里有凤嘴江、半溪河“两江四岸”都市滨水游览区;有花山、永隆山、九鼎山等城周风景带,是别有天地的旅游空间。
纵观茫茫南川大地,已凸显南、中、北三大旅游板块,景区、城区、乡村旅游实现无缝对接,景城一体、景镇一体、景村一体的态势逐步显现。作为旅游的升级版,南川将全面优化“一山(金佛山)、一湖(金山湖)、一园(生态大观园)、一城(中心城区)多组团”的发展布局,形成以金佛山5A级景区为核心,以山王坪、黎香湖、楠竹山等4A级景区和众多3A级景区为支撑,以星罗棋布的300多个景点及遍地开花的乡村游为基础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伊始,南川区就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此,南川区委、区政府正式发布《南川区推进全域旅游化战略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把南川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开启重庆旅游‘金佛山时代’”。
从走马观花到休闲度假
最初,南川旅游的兴起仅靠“卖山水卖风景”的“门票经济”,让走马观花、一睹为快的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种粗放型的单一观光模式只属于旅游起步阶段的过去时,要留住客人,就必须加快转型,提档升级为高品质的复合型旅游模式。
从观光到体验,从游览到度假,厚积薄发的南川旅游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2014年5月,南川区委、区政府制定《金佛山神龙峡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方案》,成为南川旅游跨越发展的新起点。
“山上观光游览,山下度假休闲。”南川依托“世遗”+“5A”的品牌“磁石”效应,营造吸引宾客留驻的20平方公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启动金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构筑深度体验的旅游新天地。
国际知名学者余秋雨曾说,一个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做好旅游和文化的结合文章。金佛山既是生态之山,也是文化之山,名闻遐迩的“金佛山奇观”不单是视觉的“盛宴”,还是对精深佛教文化的感知和体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是这座佛教圣山的历史积淀,也是旅游品牌魅力的诠释和彰显。沧海桑田,世代变迁,才成就神奇壮观的金佛山。游客们面对静态的山水景物更想要探寻其背后的传说故事,品味其悠远的文化内涵。
截至2016年,南川已连续举办7届中国(重庆)金佛山国际旅游文化节,以及杜鹃花会、禅竹文化节、2016好声音金佛山之夜、国际美术摄影大赛,民俗文化展演等大型主题活动,为广大游客摆下了一道道琳琅满目、多姿多彩的旅游文化大餐。文化与旅游如影随行,2016年11月30日,首批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之一的中新·金佛山旅游文化产业园工程正式开启,将打造涵盖旅游度假、休闲体验、佛教文化、健康养生、游客集散等全方位的大型多功能旅游综合体,开辟旅游创意发展的新高地。
南川旅游不仅同文化结下了缘,还与体育攀上了边。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全国公安系统第三届武装越野登山赛等,就是充分体验旅游聚合力的有效手段。南川已经连续举办了18届金佛山冰雪节,使游客在南方也能享受到北国冰封大地滑雪运动的乐趣。如今,金佛山升级改造完成北坡滑雪场,牵牛坪新型四季滑雪项目已经登场亮相,南坡已经签约的奥悦冰雪运动小镇也将呈现出独特的阿尔卑斯雪域风光。目前,山王坪正积极引入国际顶级赛车品牌,打造汽车旅游文化主题乐园。南川通过培育赛车娱乐、休闲避暑、赏雪滑雪、中药养生、禅修文化等五大特色项目,全面走向文旅、体旅、商旅、城旅、医旅、农旅等互动融合之路,南川旅游已徐徐展开壮丽蓝图。
“旅游是南川富民之策、兴区之道。”作为“重庆最美生态旅游区县”,南川已经瞄准“中国旅游名城”的宏大目标,南川旅游的春天已经来到。 (南苑 游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