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1月1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特别报道
版面翻页
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特别报道
02

履职尽责 担当有为

刘光磊杨天怡陈贵云李钺锋张玲周克勤赴小组与委员共议市政协“两个报告”

委员要刷“存在感”

特约记者 杨 建

14日下午,杨光委员的心情特别舒畅,不为别的,“当听到敬业主席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想办法’一段报告时,我非常激动,这是对民建市委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舞!”在雾都宾馆委员住地,1、2、3、4、24、25、26小组审议市政协常委会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时,杨光委员坦露出了心声。

杨光所指的是,民建市委、九三学社市委等五个界别在2016年联合提出的《关于着力打造西部创新中心的建议》被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确定为1号提案,经市领导现场督办后引起各方关注,成效明显。同时,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也以此为题开展相关视察工作,并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上提交了支持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集体提案。

“报告简约而不简单,为精简会议作出了表率!”各组委员纷纷“点赞”“两个报告”。

提案办理“重答复轻落实”“被满意”,对委员来说是一种“痛”。顺着话头,简光秀委员建议,要探索“协商立案”,切实增强提案落地转化率。任宁委员则“抱不平”:对不予以立案的提案要慎重处理,充分作好委员的解释沟通工作。

“委员也要刷‘存在感’!”另一边,刘玲玲委员抛出了委员履职管理的话题。她表示,政协是“委员之家”,要合理引导委员在政协大舞台上履职为民、建功立业,使委员少一些迷惑感,多一些归属感。

来自区县的何国宾、张琼委员非常关心市、区两级政协互动,他们建议市政协要进一步加强对区县政协联络工作的指导,在助推区县发展方面着更多力、使更多劲。

强化政协民主监督实效、丰富界别工作形式,也是委员们聚集的话题。“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界别活动,积极吸纳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以及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与,使每个界别都能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的舞台和空间。”

字里行间有委员的身影

特约记者 郑于蓝

1月14日,5、6、7、13、16、17、27小组的政协委员在住地审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市政协副主席刘光磊、张玲赴小组参加讨论。

委员们认为,市政协“两个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工作历程,对2017年目标任务表述明确,制定的措施重点突出、切实可行,是助推重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良策。

来自科学技术界别的罗斌委员说:“报告对政协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字里行间中看到了委员们的身影和汗水。”

雷太明委员说:“过去一年,常委协商、主席会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频率高,效果好,让人倍感振奋,这也是政协助力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的最佳注脚。”

对“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活动,委员们纷纷畅谈自己的感受。仲建华委员说:“过去一年,委员们立足本职工作,发挥社会作用,涌现了很多先进人物,收获了丰硕成果。”他所在界别到巫溪、云阳进行对口援建工作,传递了正能量,也让他感受到了作为政协委员的使命和责任。

针对提案工作,江涛委员建议:“委员们要继续出实招,建真言,撰写提案时要重质量和分量,不能只重数量。同时,要探索提案办理新举措。”

对此,张克敏委员则表示:“要发挥界别优势,通过提案发出各界别声音,体现各自特点和活力,将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与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作用结合起来。”

市政协副主席刘光磊在参加第6小组讨论时指出,过去一年,委员们立足本职工作,切实履职,特点突出、举措创新、成绩显著,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献计献策。政协的智力优势还体现在不墨守成规,不“吃老本”,通过客观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工作打好了基础。

市政协副主席张玲在参加16小组讨论时说,委员们的建议很实在、很有意义,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下一步委员们要为“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履好职,辨明形势,找准方向,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探索建立委员询问制度

本报记者 黄笛森

“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文风朴实。”14组科协、社会科学界别的丁洋委员在参与讨论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时,首先道出了委员们的共同心声。

14日下午,10组、11组、12组、14组、15组、22组及23组的委员们围绕今年市政协的两份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

“提案的回复比以往都更及时,并且在回复前承办单位还会与我们反复沟通。”陈科委员率先发言。除了肯定政协的提案工作,他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今后对提案是否立案、送哪个部门办理等,能与委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说到如何让委员更好履职,李国委员建议:可以探索建立政协委员询问制度,让委员更好地参与到民主监督等履职工作中。

“创新驱动发展,市政协能否继续就我市科研、创新等方面工作开展调研视察,更有力地推动其发展?”15组许洪斌委员的建议也打开了科协、社会科学界别委员们的话匣子。“高等学院其实是科研创新最密集的地方,应该更加重视其成果转化。”张卫国委员补充说道。

而作为猪八戒网的创始人,青联界别的朱明跃委员也很关注科技创新、互联网融合等领域的发展。他认为,互联网行业即将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协作为智力荟萃的平台,应多关注、关心和支持各个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更好地助推重庆科技创新。

市政协副主席杨天怡、陈贵云、李钺锋分别参加10组、14组和11组讨论,边听边记委员们的发言,不时与委员们交流互动,及时充分地肯定了委员们的建言。

让提案办理更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程 卓

1月14日,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小组讨论中,来自第8、9、18、19、20、21组的委员们围绕政协“两个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

对于2016年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各组委员们表示报告内容全面、扎实,2017年的工作部署思路清晰。

“自从开展‘委员传递正能量’履职实践活动以来,委员们在立足本职的前提下,发挥了主体作用,展示了委员们的风采。”祁秋中委员说:“报告中体现了委员的责任、价值和作用,这是我作为政协委员感到最欣慰的地方”。

罗聪委员说:“从各种实实在在的数据看,政协在过去一年里,工作非常扎实。许多工作我们都参与其中,真正拧成了一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绳。”

在小组讨论中,提案办理工作的提质增效也成了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大家从提案办理回复、提案办理人员培训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不少好建议。

郭晓燕委员建议,在以后工作中要加强与偏远地区委员的联系,让他们也可以多参加市政协组织的相关活动,了解全市情况,提高委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郭劲松委员从提案撰写的角度出发,建议在鼓励委员积极撰写提案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组织的优势,通过专委会、界别组织委员联组活动,多提联名或专题提案,提高提案的质量。

“提高提案办理时效,也要对提案办理人员加强培训,使其更熟悉了解提案办理工作,及时回复提案者,促进提案办理的规范化。这样也能促进委员撰写提案的积极性。”徐泽委员说。

市政协副主席周克勤在参加第8组讨论时指出,各位委员对提案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会后将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转交相关部门。委员们立足本职工作履职要增强“四个意识”,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界别的人才优势,为重庆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图片由傅庆春、胡晓平、陈仕川、杨刚摄)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