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化也3D
在重庆,你无论是在主城还是区县,都能见到一条条高大的乔木与灌木结合得层次分明的景观大道、一座座绿草与鲜花相映成趣的公园。可能你还沉浸在“真美”的感叹之中,民盟重庆市委却在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全面推进我市城市立体绿化的建议》的提案,希望在重庆这座3D城市中,绿化也呈3D分布。
立体绿化势在必行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市城区寸土寸金,用地条件日趋紧张,城市建筑与绿地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地面绿化已趋于饱和。
面对这样的瓶颈制约该怎么办?全面推行城市立体绿化,就是一种不占或占用很少土地就能增加立体空间绿化的手段。何谓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
重庆属于山城,山、岗、岭、坎、沟、壑等构成高低错落、起伏不定的地形,道路狭窄,蜿蜒曲折。绿化,必须从地面走向立体。
全面推行城市立体绿化,有利于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通过对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等进行绿化,综合利用我市地形、建筑物、构筑物的陡坡面、垂直面或挑悬的空间,可以极大地增加城市绿量。
全面推行城市绿化,有利于缓解城市绿化用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解决我市绿化资源紧缺这一突出问题。城市立体绿化,可以节约城市用地、开拓城市空间、绿化美化城市,丰富我市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此外,全面推行城市绿化,还可以减少热岛效应,优化生态环境。
规范推行屋顶绿化
据悉,新加坡等资源紧缺城市有着城市立体绿化的鲜活经验,立体绿化让建筑物淹没在一片绿色之中。德国的屋顶绿化率甚至达到80%左右,是全世界屋顶绿化做得最好的国家。
重庆的立体绿化,正在路上。
去年11月初,渝中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出台了《渝中区社会绿化奖励办法》,通过见缝插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参与绿化建设的单位或个人,最高可申请每平方米260元的绿化奖励。
在此之前,我市提出了“大力实施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实现节地节水建绿”的总思路;制定了《重庆市立体绿化技术规范》,在重点项目建设中把立体绿化建设所需总费用纳入投资总预算中;对立体绿化基本原则,常见立体绿化形式、立体绿化设计、施工、养护等作了明确规定。
多措并举扩大总量
民盟重庆市委在调研中发现,我市的城市立体绿化总量不够、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不高,没有充分彰显立体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统筹规划上还不够,在植物种类运用上还不十分丰富,立体绿化宣传不够,普及率还不够。
于是,民盟重庆市委以提案的形式提出——
针对我市城市立体绿化总量不够、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应制定立体绿化的养护补贴、优惠政策。
“屋顶绿化”的路径是,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居民利用阳台空间种花种草,利用高层建筑楼房屋顶空间种花种草,栽植适宜树种,进一步绿化美化空间。
建“生态墙”“植物墙”。以攀缘爬藤类花草沿墙种植,采用铁艺网等省工省料,又实用的形式,达到垂直绿化效果。
“坡面绿化”“立交桥绿化”同步推进,采取“石缝式”“挂网式”“退台式”“方格网式”“自然式”等方式,绿化、美化坡面和立交桥。
如今的种种设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成了现实。你是否也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