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觉悟”
关键词:
讲觉悟、有觉悟不是一句空话、口号,而应是一名共产党员实实在在践行的行动。
《现代汉语词典》对“觉悟”一词这样解释:由过去的迷惑到现在的明白,由曾经的模糊到现在的认清;也指一个人进入一种清醒的或有知觉的新的状态。于是,有人说“觉悟就是态度,就是世界观,就是方法论”,也有人说“觉悟不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信仰”。
共产党员的觉悟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要靠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靠的就是觉悟,最终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了,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
由此可见,觉悟对于一名共产党人来说,就像真理信仰一样的重要。只有讲觉悟、有觉悟,你才能坚定理想信仰,时时事事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只有讲觉悟、有觉悟,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定力、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觉悟使一个人理想信念坚定,不断提高觉悟,才能使共产党人的政治身份不褪色。
一个人“讲觉悟、有觉悟”,才能“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才能“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才能“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一个人不能今天有了觉悟,明天在功名利禄面前又“糊涂”了;不能今天坚持,明天就放弃了;不能一事觉悟,在更大诱惑面前就不再坚守了。这不是觉悟,而是动摇。投机之人,一定会在“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面前,原形毕露。
觉悟是心灵不断净化的过程,觉悟是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觉悟是始终坚持党员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一辈子的坚守。只有一辈子净化心灵,一辈子注重学习,一辈子与“私”字做斗争,一辈子坚持党员标准,一辈子把纪律挺在前面,才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觉悟使人坚持高标准、守住底线,觉悟使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觉悟使人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觉悟使人追求真善美、摈弃假丑恶,觉悟使人不敢心存侥幸、漠视法纪,觉悟使人不敢掉以轻心、懈怠放松。也只有这样,觉悟和信仰才能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