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试验场
在重庆 “买全球” “卖全球”
在跨境电商兴起之前,许多人都喜欢通过“海淘”的方式直接购买国外产品。但因有时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收货时间,以及包裹在中途被损坏的风险,“海淘”的过程并不愉悦。
随着重庆获批跨境电商首批试点城市,一系列国家发展政策随之而来。2014年6月,重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2.0版本上线;2016年1月国务院设立中国(重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同年8月,国家口岸办选定重庆作为第一批6个内陆沿边地区“单一窗口”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重庆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仅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便利,也带动了重庆产业、物流等领域的发展,为重庆内陆开放带来新的契机。
位于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西港体验店 卢俊西 摄
2016年,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组织委员及相关部门,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通过走访、实地考察、座谈等形式,对我市跨境电商发展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最后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今年市政协全会上,调研组在报告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份集体提案。
日前,记者采访了调研组和相关委员,就我市跨境电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现状与未来进行深入报道。
市政协港澳委在大龙网调研跨境电商实体店 何礼兵 摄
比“海淘”更优的双重体验
“日本的纸尿裤、澳洲的婴儿奶粉、国外的护肤品和化妆品,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像淘宝一样操作下单后,商品两三天就能送到家门口。”家住九龙坡的邱女士说,“自从发现了跨境电商在购买海外商品方面的优势,一下就迷上了这种便捷的购物体验。”
自从升级为年轻妈妈后,“世纪购”等电商企业就成了邱女士网购婴幼儿产品的主要阵地。除了孩子需要的奶粉、尿不湿等用品外,邱女士也会通过“世纪购”购买护肤品、食品等,每月平均花费2000元左右。她说,“既能网上购物,也能在线下体验店触摸到实物,这种购物体验比‘海淘’网购省心省时,而且对商品品质也更放心。”
截至去年9月底,我市已拥有385家电商企业、44家支付企业、18家物流企业、22家仓储企业。这是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组织相关界别委员,联合市口岸办、出入境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先后前往大龙网、欧洲商品城、西港全球购、渝中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进行调研时了解到的数据。
经过近两年的运行,重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已累计备案企业469家。新世纪百货旗下的跨境电商世纪购、爱购保税、西港全球购等电商企业通过入驻该平台,不仅享受24小时免费贸易、通关、物流数据交换等服务,通过保税仓发货还大大节省了消费者收货的时间。
体验店中展示品种繁多的国外商品,线上商城的打造便于随时购物,线上线下的发展模式,让市民真正享受到跨境电商的双重购物体验。
进口商品展示区 位于重庆天地的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
卢俊西 摄
带动传统产业走出去
我市B2C跨境电商的发展,无疑满足了市民更高的购物需求,并带来“足不出户买遍全球”的便捷购物体验。而B2B跨境电商的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则为本土企业带来更多走出去的机会。
2010年3月正式创立的大龙网,算是当年国内第一个跨境电商B2B平台,通过旗下设在海外的跨境B2B智能大卖场及加盟服务中心,国外市场的买家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门口方便地体验到中国企业制造的优质产品。目前大龙网已发展为国内最大的中国制造走出去的跨境电商B2B平台。
“今年外贸确实不好做,但是通过大龙网跨境电商平台让我们走出去,寻找海外商机,目前接到询盘、下单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2016年外贸出口情况并不乐观,许多企业因为还没接到年后的订单而忧心忡忡,然而赵先生却为订单太满要提前开工而“烦恼”。
大龙网这样创新的外贸形式让许多国内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依然可以获得海外市场的商机,也让赵先生尝到了跨境电商与传统企业合作的甜头。
如今大龙网立足重庆已在全国各个城市布局,集团旗下位于重庆的龙工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已经成为西部首家产业链条配套的跨境电商产业集群。
如何通过B2B跨境电商平台与重庆本土企业进行无缝对接?让重庆的企业走出去寻找海外新商机?大龙网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2014年,大龙网便深耕俄罗斯市场,并在莫斯科建立海外仓。现在随着重庆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大龙网的优势也愈发明显。我们将充分挖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所蕴藏的巨大红利,结合我国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的契机,帮助重庆本土企业走出去以及转型升级。”
税改新政的影响
当跨境电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势头之上时,2016年4月8日,跨境进口电商税改新政的落地实施,特别是新政中对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的规定,给各中小型B2C跨境电商带来不少冲击。
2015年9月,市政协常委、重庆高博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李昭在公司原有基础之上增设电商部,组建专业团队从事电子商务相关进出口业务,通过线上线下经营来自瑞士、越南、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营养品、食品、美妆等各类商品。
新政之前,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税负水平与一般贸易进口需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税费相比明显偏低,因此市民才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海外商品。如今新政的出台将削弱跨境电商这一税负优势,对消费者和企业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按照新税制,消费者购买的低价商品即使限额以内,也要多交11.9%的税,尤其是100元以内的化妆品、进口食品,500元以内的奶粉和纸尿裤等都面临购买成本的上升。”参与调研的市政协常委卢德龙说,“在新政实施下,市民购买这几类商品的成本势必随之增加,最后可能导致跨境电商用户逐渐分流和减少。”
“新政的出台,对我们这种2015年尾刚从事跨境电商商务的企业来说,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李昭说,“我们与瑞士供应商好不容易谈定入住京东全球购、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授权,由于刚好赶上新政,导致我们没法做跨境电商业务,转而投入一般贸易完税进口经营线上国内店铺、电商代营运管理、高校电商师资培训等领域。”
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在调研报告中也提及这一问题,在政策缓冲期短、诸多细节不明晰的情况下,部分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对未来业务发展存在一定观望情绪,该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和优胜劣汰的局面。卢德龙认为,七成企业将可能因政策调整而难以为继。尤其是前期投入很多资金打造智能仓储、厂房、物流平台的企业,将面临资源浪费、成本沉没的风险。
抓住缓冲期转型升级
由于新政对跨境电商的短期冲击较大,经多方呼吁,国家于5月25日推出暂缓一年过渡期政策。2016年11月15日,国家商务部官网上又公布,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政过渡期延长至2017年底。
尽管政策再次延缓实施,但一旦正式实施,卢德龙认为新政对跨境电商的冲击依然存在。跨境电商企业该制定何种应对策略和化解措施,实现平稳过渡?
海外母婴类产品在市场中需求一直较大,受新政冲击也较大。卢德龙建议跨境电商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适当降低母婴类爆款产品的比重,加大拓展中端护肤品、厨卫家电、服饰箱包乃至酒类的进口量,帮助争取配方奶粉、保健品等正面清单有门槛设定类商品的进口资质和相应资格证书。
另一方面,引导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强化供应链管理,从各个环节节约成本,加紧布局海外仓,积极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从海外仓储、物流到国内报关清关、仓储的全流程服务,并提前布局如跨境、保税、直邮、海淘等多种贸易方式,以对应不同的用户需求和商品。
对于目前还处于实施新政的过渡期,李昭说,“跨境电商的发展还有待政府机构、从业者和市场共同去进一步规范和引导。”
发挥“渝新欧”先行优势
跨境电商是贸易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服务便利化大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业态。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委员们看到了我市跨境电商的发展成效,也看到许多不足之处。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在调研报告中提出多项对策建议,建议加强全球战略布局,着力打造中西部跨境贸易中心,依托两大保税区,围绕渝新欧铁路周边国家,出台鼓励集货政策,加快外贸货物在我市的集聚。同时进一步合理规划布局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物流配套体系,引进高端跨境电商人才。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跨境电商分布较散,有的位置交通不便,市民对其知晓度较低。”在随同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调研中,该委专职副主任何礼兵建议,制定一份全市跨境电商地图指南,对其进行统一宣传,增加消费者对跨境电商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除了以上方面的建议,大龙网相关负责人认为,重庆跨境电商的发展还特别需要发挥“渝新欧”先行的优势,主动引导和整合国内资源,同时考虑输出一批优势产能,推动产业走出去、投资走出去,形成内外互动的局面。要更加明确、更加集中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再造供应链、完善服务链、抢占价值链高端。同时,发挥国家战略、规划、政策的叠加优势,融会贯通,形成一体化战略设计。
大龙网(俄罗斯)跨境B2B加盟服务中心(大龙网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