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碑 被遗忘的春天
坐落在北碚区北温泉镇嘉陵江畔的金刚碑,兴起于清朝嘉庆年间,因附近多小煤窑带动产煤、运煤等行业,使得金刚碑街市逐渐兴盛。
经历多年时间洗礼,往昔繁华不再的金刚碑,悄然隐藏于抽枝吐绿的参天植被之下。与人工打造的春日景观不同,金刚碑的春日更有一种未经雕琢的亲切感和历史感。
一座座被青苔、藤蔓覆盖屋顶的穿斗青瓦房早已空置,只有透过街道上断裂的青石板,道路旁依然悬挂的商铺招牌,还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当年街市的繁荣。在温度适宜的春日下午,除了参天古树中叽叽喳喳的鸟儿,三两结伴的踏青者也给安静的金刚碑带来些许热闹。人们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在阳光、古树和青瓦房中感受属于金刚碑的慢时光。
时光回到50多年以前,金刚碑接地气的热闹,和小桥、流水、人家构成的独特风景,当时的西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把这里当做写生的绝佳之地。如今,金刚碑许多道路都已被封闭,等待着下一步的重建和开发,当年在此地写生的老人赶赴这里,与曾经的青春、也是金刚碑的往昔,来一场春日之约,老人说,“好想用画笔画下这里的原貌,可惜来不及了,只能用相机记录下来。”(程 卓)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