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2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三峡藏着我的乡愁

□ 作者 向求纬

“天下有乡愁,人人有乡愁,我的乡愁在三峡,三峡藏着我的乡愁……”

从小开始就置身三峡;18岁到38岁作为三峡的游子,到大巴山区呆了20年;38岁到眼下的70岁,又回到三峡过了30多年;后半生还有几十年,就在这三峡定根了,定点了,定论了。

生长在三峡就亲近三峡,了解三峡,熟悉三峡,命运和三峡纠结在一起。离开三峡就怀想三峡,思念三峡,渴望三峡,总想为三峡做点什么,多做点什么。乡愁,就是生长在一个地方就完全融化在那个地方,离开一个地方就老是情牵那个地方。家乡万州是个好地方,处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历史上享有“万川毕汇,万商云集”的美誉哩,天下人素来就知道的“万县”——以一当十,以一胜万的一个地级“县”。

对我来说,这可是一个不寻常的所在。

我在江河交汇处一个土墙泥瓦的黄葛树小宅院里长大,如一把巨伞的黄葛树遮断了半爿天。苎溪河哼哼唱唱地注入长江,和苎溪河“平行”的热闹的三马路来到江边,却往右拐进了更加热闹的二马路,往左呢,就是小手工业一条街一马路了。读小学中学的日子,空了就常去这三条路走走。后来到大巴山区落户回家探亲后,临走的头天晚上,也一点东西不买、一点事情不办地到万州最繁华的二马路走一趟才甘心。

如今这三条马路连同山城万州的下半城,都已经淹没在水下了,故居老宅院的“上空”已形成波光潋滟的大湖,一年一度的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江水托举上来,铺盖过去,将三峡之子丝丝缕缕的追忆和思念,变为深藏在水底,深藏在心底的乡愁。

“乡愁是夔门的轴,吱吱嘎嘎转不够。出门一首歌,进门一碗酒,历经沧海闯天下,游子归来白了头。夔门呀我的家门,手扶门框我热泪流!”

还记得夔门么?乘江轮溯流而上,进了夔门,就进了家门了,老家就到了,家门口母亲的身影就依稀可见了。江水从夔门之侧流过,微波叩岸,游子听得见老宅院的门轴在吱吱嘎嘎地转动哩!那是开门的声音,那是母亲于冥冥之中感觉到儿子要回来了,颤巍巍过来预先开门了。20年最青葱最青涩最青春的年华过去,游子重回三峡,重进家门,鬓已白,志未酬,38岁不晚哪,快快拿酒来,犹如土家的“摔碗酒”,一饮而尽,叭地摔碎碗,金石迸裂,豪气在胸,我要在三峡继续大展我自己的宏图,了我自己的夙愿!

“乡愁是神女的袖,咿咿呀呀立山头。裁下一片云,化作一江水,截断巫山出平湖,故人归来情难收。神女呀我的初恋,牵着水袖你跟我走!”

神女的传说确实多年来令人神往。在山头上伫立千年也好,在恋人肩头痛哭一晚也好,你总得要有想法有行动呀,你老是在痴痴地守望什么呢?莫非你在关注三峡来来去去的游子,在关心亘古长江三峡的变迁?是了,是了,有多少三峡之子从你身边走出三峡,闯荡世界,尔后又从你身边回到三峡,建设家乡,报效国家。三峡年年都在变样,特别在新的历史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千古神女都站在巫峡的高处看着哩,她心里可有数哩。传说中的家乡的神女啊,你那飘飘撒撒的水袖是什么做的呢?是朝辞白帝的彩云么?是巫山的雨雾么?是道是无晴却有情的竹枝么?是三声猿鸣沾湿的裙裾么?不管怎样,你水袖挥舞之间,截断巫山云雨了,高峡出平湖了,三峡变了,新了,美了,盈盈的江水已荡开了舒展的酒窝,库区的山水已弥漫着层层叠叠的喜气,连游子的乡愁也漾开了一丝一丝的笑纹。我家当年老宅院长大的兄弟姊妹们,早已在175米淹没线以上的重庆、万州等地安了新家,现都已退休在家,安享天年。而后代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老家的黄葛树早被园林部门移到平湖滨江路栽下,每年都照旧绽出新绿。

三峡藏着我的乡愁。于是我把我的乡愁写下来,谱成歌,唱出来,传下去。“天下有乡愁,人人有乡愁,我的乡愁在三峡,三峡藏着我的乡愁……”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