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正有序进入“互联网+”时代
特约记者 张长荣
“公益慈善进入‘互联网+’是一种趋势,希望社会各界多关注重庆市慈善总会官方微信,积极参与网上筹募,众人拾柴火焰高,为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2月16日,在我市举行的“互联网+慈善论坛——‘互联网+慈善’大有可为”活动中,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况由志认为,公益慈善正有序进入“互联网+”时代。他呼吁社会各界要借助互联网和新兴媒体优势,积极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
论坛现场,北京普惠通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鹏轩,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支教大队大队长高雪分别就《“互联网+慈善”大有可为》《“互联网+慈善”与精准脱贫》做了主题演讲。
互联网+慈善论坛现场
夏鹏轩:“互联网+慈善”大有可为
夏鹏轩在会上表示,传统慈善是由政府授权的慈善组织通过线下劝捐形式,由个人和企业把善款和物品直接捐赠给慈善机构,再由慈善机构寻找受助人进行捐赠。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慈善时代,相比传统慈善,互联网慈善覆盖范围和人群更为广泛和全面,也更加的方便和快捷。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慈善迎来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可信度、信息不对称、可持续、普适性等方面的问题。所以需要借助政府、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商业社交圈等方式,做放心、方便、互利、有温度的互联网慈善,只有创新有效的互联网慈善模式,增加推力减少摩擦力,互联网慈善才大有可为。
在谈到重庆互联网慈善如何落地时,夏鹏轩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慈善机构、官方媒体、商会等可以一起成立慈善联盟,这样就能做到线下整合社会各种资源、线上发布公益慈善信息,线上线下打通,形成无缝对接。
高 雪:“互联网+”助力慈善精准扶贫
“过去几年,我们在重庆市酉阳县木叶乡干田村做了一系列的精准扶贫工作,一些项目就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商活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高雪介绍,木叶乡干田村村民共3500多人,村中多为老人和留守儿童,年均收入不到3000元,“在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我们送去了扶贫物资、成立了慈善超市、开展了村民志愿者培训。”
高雪告诉参会者,为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支教大队志愿者通过互联网宣传干田村旅游;帮助村民开通微信公众号,还组织了6次电商基础知识讲座,帮助村民开通淘宝店,让村民在家门口有一份有尊严的收入,“预计今年村集体将通过互联网销售增收1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收入也将有大幅度的提升。”
与此同时,支教大队志愿者还帮助干田村村民运用互联网实现了村务公开、书记信箱、村里赶集、顺风车等。
“过去几年,我们虽然通过‘互联网+’在干田村的慈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持续的改善仍旧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贫困山村电商项目,需要多方支持与发力,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这样,贫困山区的慈善精准脱贫工作才会更有成效。”高雪在会上表示。
况由志:公益慈善的“互联网+”趋势
“公益慈善进入‘互联网+’是一种趋势。”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况由志在总结中表示。
据况由志介绍,目前,市慈善总会正探索“互联网+慈善”工作,加强与重庆邮电大学、华龙网、《重庆晨报》合作,先后开通官方网站在线捐赠、支付宝二维码捐赠、微信捐赠平台,接通腾讯乐捐平台,推进互联网捐赠,为人人慈善开辟了快捷通道。截止到2016年底,市慈善总会互联网捐赠已达25万多元,预计今年会有成倍增长。
“为规范‘互联网+慈善’,全国人大和重庆人大应制定出台相应的监管条例和措施。”况由志认为。他呼吁,社会各界应多关注重庆市慈善总会官方微信,积极参与网上筹募,为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