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育 静待花开
—— 民进南岸区委“支教帮扶”社会服务活动记略
正是陌上花开的季节,民进南岸区委专职副主委郭同永的心里也洋溢着阵阵暖意。2月24日,回顾起民进区委会已开展了五年的“同心实践支教帮扶”社会服务品牌活动,她的思绪不禁又飞到了广阳镇:那里,金灿灿的油菜花一定已经开满山间,而东港学校孩子们的笑脸也一定正如这春花般灿烂绽放!
自2012年与南岸区广阳镇党委对接打造“同心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以来,民进南岸区委便以“携手广阳,助推教育”为主题,切实推进民进“多党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五年的悉心浇灌,催开了那一朵朵凝结民生所需、党派所能的美丽鲜花。
同心同助,帮扶教育献爱心
2016年5月,民进中央副主席张雨东一行到东港学校调研,对东港学校依托民进同心实践基地平台开设的丰富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不比沿海发达地区差”。
地处偏远的东港学校,如何能破茧成蝶,实现华丽蜕变?这离不开民进南岸区委数年集智聚力、倾力助推。
“2016年12月27日,教师进修学院支部为东港学校帮扶学生送去新年祝福;2017年1月28日,综合支部走访慰问明月沱社区贫困学生……”细数近来工作点滴,郭同永深情感慨道,自从携手广阳镇东港学校建设“同心素质教育示范基地”以来,民进会员们便和学校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结对帮扶活动中,民进全区十多个基层支部以一对一方式精准帮扶45名留守贫困学子,扶助他们健康成长。而民进南岸百岁老会员李世瑚更是发起“李世瑚爱心助学金”,定期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截至2016年12月,已累计发放6.1万元。
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是关键。民进南岸区委充分发动会内力量和教育资源,通过组织“同心—讲坛”名师送教活动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持续为东港学校送去不同学科的优质课程。“我校师生虽身处偏远之校,却仍然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东港学校校长、民进南岸区委副主委李卫国欣慰地说道。而此后民进会员、教育专家谷生华教授围绕东港学校课改所作专题讲座,也为东港学校卓越课堂的构建与实施起到了前瞻性的引领作用。
“历年来,民进南岸区委还为东港学校捐赠钢琴、摄像机、Modle服务器、科普读物、衣物等累计12万余元物资,并帮助学校搭建校园网络课程平台,为课程领导力建设实施提供硬件保障。”郭同永介绍,除了物质保障,民进南岸区委还连续三年在暑假期间选派优秀教师,开设手工制作与绘画、语言艺术、跆拳道、民族舞蹈等特色培训课程班,让农村孩子接受艺术熏陶,提高综合素养。
借力高校,基地建设促发展
“校校合作创多赢!”这是民进重庆交通大学支部主委、重庆名师雷鸣教授在牵头促成交大—东港学校学生实习基地建立后发出的由衷感叹。他说,自东港学校成为“同心素质教育示范基地”以来,民进交大支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博士教授支教团队便到东港学校开展了多次帮教支教活动,“东港学校数学教研组已成长为学校实力最强、获奖最多的教研组!”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2016年3月,由民进南岸区委搭桥,重庆交通大学正式在东港学校建立了教育实习基地。
不仅是交大,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也同样在东港学校建立了教育实习基地。“这是建设同心素质教育示范基地以来,依托高校资源优势促进东港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郭同永说。据她介绍,在民进会员积极协调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正与东港学校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申报《学生运动与健康管理模型构建研究》课题,开发教材,并将于2019年5月结题。
助力“非遗”,传统文化育心田
“打造民间故事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要为之点赞!”民进市委委员、民进永川区委“香喷喷故事团”团长刘扬华告诉记者,她曾应民进南岸区委所邀,率团赴东港学校举行专场故事会,对民进组织助推“广阳民间故事”传承发展留下了深刻印象。
自“广阳民间故事”2011年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民进南岸区委便与广阳镇镇政府合作,最终促成其于2014年12月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进南岸区委还积极邀请方言故事讲述专家曾令弟专题培训学生、特聘重庆市一级民间故事讲述家杜志榜作专职培训教师等,推动东港学校打造“广阳民间故事基地”。
“‘多党合作实践基地’的建设为民进会员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活动搭建了平台,增强了会员的凝聚力和民进组织的向心力,扩大了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力,坚定了民主党派着眼于社会发展、着眼于群众所需的政治理想。”民进南岸区委主委莫裕全如是评价道。他说,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时间沉淀,民进南岸区委将进一步深化基地建设,坚持深入开展“结对活动”,同心共育,静待广阳教育之花迎春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