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一副楹联八地名
钟云舫是清代晚期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江津县秀才,是有名的巴蜀才子。他学识渊博,遍览经史百家之书,工诗文词曲,尤擅对联。他在江津县城设学馆授徒20余年,是巴蜀有名的塾师。后因撰写1612字的“天下第一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和在楹联领域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华联圣”。
江津县綦江河边黄泥乡境内有一座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特多的巴蜀名山骆騋山。有一年,钟云舫应黄泥场郑秀才的邀请登骆騋山。郑秀才与钟云舫同年考取秀才,两人虽属两乡,但同属一县,交情也不错。陪同钟秀才的除郑秀才外,还有他的三个门生。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钟云舫一行首先登上骆騋山的鸡公岭。他站在挺拔的鸡公岭上,面北而望,山下黄泥场如在脚下,洋满嘴被綦江河与笋溪河缠绕成一个半岛。洋满嘴上的金沙山寨清晰可见。钟云舫突然灵感涌来,随口占出一联——
鸡公啄黄泥满嘴金沙;
随行的郑秀才和其他门生都说:这上联好呀,可惜没有了下联。
钟云舫一行继续往山上登,终于他们登上骆騋山最高峰。他环顾山下起伏的大小山峦和弯弯曲曲的河流,更有心旷神怡之感。山下笋溪河上的卧牛滩、长江畔的青草碚,以及钟云舫老家高牙场、滴水岩尽收眼底,历历在目,清晰可辨。钟云舫突然又生一句——
卧牛吃青草高牙滴水。
同行的郑秀才等对此句更是赞不绝口。其实,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江津人,是“江津通”,对上述这些家喻户晓的地名更如数家珍。钟云舫的前后两句可缀成一联——
鸡公啄黄泥满嘴金沙;
卧牛吃青草高牙滴水。
上联中的“鸡公”指的是骆騋山的“鸡公嘴”,又名鸡公岭。“黄泥”指的是鸡公嘴下的黄泥场,是郑秀才的老家。“鸡公嘴”在上,“黄泥”在下,“啄”字既形象又生动。“满嘴”指的是“洋满嘴”即綦江河与笋溪河的交界之处。“金沙”指的是“金沙山寨”,这是骆騋山上能看到的较近的地点。“鸡公啄黄泥满嘴金沙”——真乃想象丰富,妙趣横生。
下联中的“卧牛”指李市场笋溪河上的“卧牛滩”,“青草”指高牙场的“青草碚”,是长江上的一个著名古渡口。“高牙”指的是“高牙铺”又名高牙场,是钟云舫的老家。“滴水”指的是“滴水岩”即高牙场附近的一个地名。与上联相比,属于远地点。这下联“卧牛吃青草高牙滴水”——更是生动活泼,玩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