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元敏在全国政协会议小组讨论时提出
珍爱和维护政协委员的形象
本报北京讯 (记者 彭世祥/文 龚伟/图) 3月4日下午,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邢元敏,在中共一组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时提出,要珍爱和维护政协委员的形象。
“政协委员应更多关心关注身边人身边事,置身群众中,助力纾解社会焦虑感和紧张感,为消弥‘塔西佗陷阱’传递正能量。”对俞正声主席提出的始终珍爱和维护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邢元敏有深切的理解,她说,要更好地维护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就要自觉做党的政策的宣传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社会和谐的促进者,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人民政协离自己很近。
结合当今社会的时代病——焦虑,尤其是群体焦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邢元敏认为,政协组织和委员不能忽视,不能小看,要通过协调关系、理顺情绪、促进和谐、增进共识等工作,纾解焦虑和矛盾,在通往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路上传递正能量。她为此提出三条路径:
第一,委员要示范引领。在政治上、道德上、言行上严格自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以知行合一体现信仰的力量、品行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当好名副其实的代表、模范、主体,努力增强界别和基层群众对政协和委员的信任度,增强政协委员尤其是政协委员中的中共党员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努力成为示范引领作用的积极力量,把委员的形象树起来。
第二,委员要解疑释惑。社会群体的焦虑和急躁,大多体现在社会热点难点的公众关切,需要及时回应,避免杂音噪音混淆视听。委员要解疑释惑,正面发声,要知晓群众所思所盼,也要知情明政,把握“大道理”,讲清“中道理”“小道理”,甚至“微道理”,避免离弦走板,陷入不知而盲、少知而迷、无知而困的被动。要有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有感情,有道理,有实据,有分寸,平等对话,彼此互动,产生情感共鸣、价值认同、思想共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频共振。
第三,委员要排忧解难。以服务人民的热忱,求真务实的态度,为基层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雪中送炭,排忧解难。群众的诉求往往是多样化、具体化,甚至是碎片化的。家长里短的小事,对群众来说则是大事、难事、急事,涉及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小事汇集起来,就是需要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大事,政协组织及委员要尽力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为实现“小目标”助力,为实现“大目标”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