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3月1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版面翻页
2017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1

何事忠:脱贫攻坚需要内外兼修长短共进

本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 彭世祥/文 龚伟/图)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再次进行了部署,要求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行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对此,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何事忠充满信心,他认为,自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吹响全面脱贫攻坚的号角以来,各地不仅把脱贫攻坚作为最主要的民生工程,而且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去抓,层层签订责任书,组派得力的工作队伍,进村入户,强力推进,已取得显著成效。

但同时他也更关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对脱贫攻坚的难度估计不足,没有认识到现在剩下的贫困户大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啃硬骨头的意识不强;有的地方扶持发展长远脱贫、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和骨干项目不力,返贫的风险依然存在;更有不少地方重视组织方方面面的帮扶行动,忽视提升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也还有少数地方工作停留在表面,没有把脱贫攻坚工作往深处做、实处做。

着眼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特别是重庆在今年要全面摘掉贫困区县帽子,何事忠提出,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内外兼修,长短共进,尤其要在三个“更加注重”上狠下功夫,抓出实效。

一是要在继续组织全社会开展帮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激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脱贫主体主动脱贫的积极性,激发改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二是要在继续借助政策及外力、集结强大扶贫力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扶志”的基础上“扶智”“扶力”,提高贫困群体的自身素质和抓发展的能力,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

三是要在继续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下功夫抓好当年增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育稳定脱贫、长远发展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促使贫困地区贫困户可持续发展。既要尊重和引导群众意愿,因地因户制宜谋划治穷致富的途径和项目,又要科学管理、跟进服务,使之发展壮大,成为骨干产业优势产业,真正让贫困地区群众彻底告别贫困,走向富裕,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小康生活。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