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点亮乡村旅游
黔江区政协协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本报讯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我们要立足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产品结构,推进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打造阿蓬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品牌,让传统农业变为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3月3日,黔江区政协副主席刘元寿召集区政协农林委、经济委、科教卫体委及农业界别政协委员、部分农业专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进行座谈协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
“我区的农业农村工作必须突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主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旅融合做文章,加快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创品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来自基层的农业界别委员杨鹰武结合多年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率先发言。
“要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培植食用菌、地牯牛等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建设加工型、出口型等特色蔬菜基地,有序引导特色水果、花卉、水产等特色种养殖业发展。”来自黔江区农委的农业专家建议要因地制宜,科学调整功能分区,发展绿色可持续产业。
与会委员还建议,要集中财力支持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品牌打造、标准化建设及国家级、市级龙头企业培育,优先保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金支出。
刘元寿建议,要充分利用“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品牌效应,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特色村寨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加快推进阿蓬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旅游开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进农业与工业、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成阿蓬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及武陵仙山、仰头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打造全国知名旅游品牌。(郑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