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3月2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广阳故事:民间文学的瑰宝

□ 作者 禾风

广阳民间故事

“广阳民间故事”是在南岸区广阳镇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的总称。很早以来,广阳人就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这方水土的热爱,演绎出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和神话故事,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广阳民间故事蕴藏量大,种类多,神话传说、地方风物、历史人物、生活故事、笑话等无所不包。广阳民间故事拥有一个近百人的讲述家群体,从80来岁的老人到十多岁的少年,基本上都能讲、喜欢讲。

201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广阳民间故事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学成才的“故事员”

阳春三月,笔者来到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阳民间故事国家级传承人、重庆市一级民间故事讲述家杜志榜家,对这位自称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民间大师进行了采访。

“我1949年12月出生在四川巴中县,父亲以放木筏为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外公是乡村医生,终日奔走在田野乡间,能言善辩,会讲不少故事。受他们的影响,我从小就爱听故事,爱看故事书,也爱讲故事。这为我后来成为广阳故事传承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杜志榜开门见山地说。

1967年,杜志榜参军入伍。在部队,他经常给身边的战友讲故事,很受欢迎。1976年,他转业到重庆广阳镇镇政府任治安员,后又在镇政府文化站、司法所、社会事务办公室及邻近的鹿角镇任职。工作之余,杜志榜总放不下喜爱的故事。任司法调解员时,他给为土地纠纷闹得不可开交的两兄弟讲“六尺巷的故事”,“封封来信都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绘声绘色的讲述,生动鲜活的事例,有理有据的解释,让两兄弟握手言欢。尝到甜头的杜志榜由此拿起故事这个法宝,既讲自己熟悉的故事,也把身边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讲,还收集当地的民间故事,现学现讲,宣传法制,化解矛盾,干得是得心应手。

杜志榜虽然没读多少书,但天资聪慧,能言善辩,多才多艺,除了爱讲故事,还擅长曲艺表演,精于书法,爱好美术,能玩若干小型魔术,被群众称为“口笔两流的土秀才”。

杜志榜的故事,门类繁多,贯古通今。《伏羲姊妹制人烟》《门神的来历》《广阳大佛寺的传说》《安世敏》等神话故事、地方传说、人物故事等他都能信手拈来。他的讲述语言诙谐,风趣幽默,一个个笑话故事令听众捧腹大笑又余味无穷。

四处奔走的“申遗人”

广阳镇历来有讲故事、听故事的传统。多年来,民间故事因通俗易懂的话语和喜闻乐见的内容成为当地居民的文化大餐。

1987年,身为镇文化站干部的杜志榜参加了巴县(当时广阳镇隶属巴县)政府组织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广阳故事的搜集工作。

他一家一家地走访、动员,足迹踏遍了乡村的每块土地。一边帮农民干活,一边从一个个广阳人口中听取搜集故事,从中挖掘民间文化和民间故事讲述者,先后寻找到好几十个“故事篓子”(当地对肚里装有大量故事之人的称呼),随后又花了大量时间对每一个“故事篓子”进行细致的采访整理。“这次我们共采录了民间故事2000余则、灌录磁带200多盒。送到县里后影响很大,与同属巴县的走马故事一道被称为‘两股道上并驾齐驱的马车’。”回忆往事,杜志榜充满了自豪。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广阳民间故事的搜集和打造脚步就此停住,甚至还一度出现濒危状况。

2005年,广阳镇划归南岸区后,杜志榜四处奔走呼吁,并拿出存放多年的200余盒录音带和厚厚的原始资料,到市区有关方面汇报、介绍广阳故事,踏上了广阳民间故事申遗之路。

2009年,广阳镇政府重新启动了广阳民间故事的普查。作为倡导者,杜志榜积极参与其中。普查历时三载,共挖掘、采录民间故事4800余则,歌谣800首,谚语2000多条,录制磁带200余盒,还组成了50余人的故事讲述群体。杜志榜一人采集故事500多个。

2011年4月,广阳民间故事被列为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6月,广阳镇政府投资100余万元,修建了占地500多平方米的“广阳镇民间故事传承基地”。2014年7月,广阳民间故事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言传身教的“传承者”

退休后的杜志榜并没有离开故事阵地,还坚持每月10日、20日,与一群“故事篓子”在镇政府建的故事传承基地讲故事;积极参加“民间故事进校园活动”,每周二下午定期到辖区的东港小学辅导。2012年,他带头组建了广阳故事大王宣讲团,进工矿、学校、机关、社区宣讲,参加市内外举办的各种活动,传承和演绎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故事。为了提高娱乐性、趣味性,他还在故事中穿插山歌、快板、三句半等其他表演形式;还教孩子们小魔术、手彩等技巧,以此吸引大家的兴趣。

2001年以来,在南岸区委宣传部、区旅游局、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和广阳镇政府的支持下,杜志榜等人对征集到的民间故事进行系统整理,汇编成“广阳民间故事”系列丛书7辑;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身边发生的先进人物,编写现代故事,歌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与南岸区检察院合作编讲“老板凳进班房”“晚节不保悔终生”等反腐倡廉故事,编辑出版了《廉政故事》专辑等。广阳镇被授予“重庆市民间文学艺术之乡”和“重庆市故事创作基地”等称号。

目前,广阳镇50多位“故事篓子”中,只有杜志榜一人能讲1000则以上故事。“当年第一批广阳民间故事区级传承人中的七人,而今只剩下我和邱大兴两人了。我有责任把广阳民间故事传承下去,在有生之年,坚持讲故事,为大家提供丰盛的精神食粮,培养更多的故事大王。”虽年近古稀,但杜志榜的广阳故事情结仍未改变。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