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门 面对面 听意见
綦江:合力疏通城区路
本报讯 “城区重要路面已安装智能抓拍系统11处,高清电子警察系统15处,交通信息诱导系统9处,高空瞭望系统6处……”3月23日,綦江区政协组织“委员走进交巡警”活动,区交巡警支队队长蒲飞亚向现场30多名委员介绍情况。这项活动也正是綦江区政协继续强化委员履职活动,通过“走上门”“面对面”“听意见”等活动,让委员知情有条件、监督有渠道、建言有底气的一个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私家车已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家庭标配,城市道路超负荷承载成为常态。在綦江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上,潘雪梅等委员提交了《关于科学设置道路交通信号灯,减少交通拥堵》《关于加强綦江城区违章车辆综合整治的建议》《关于缓解高速公路出口转盘堵车的建议》等16件政协提案,为綦江城市交通健康发展积极建言。
治堵,委员有话说
目前,綦江区月增机动车3000余辆,城区主干道没有形成交叉循环网络,双向8车道已超负荷承载。据了解,由于地形地貌等原因,綦江城区呈长条形狭窄地形,九龙大道、天星大道、电力大道一直贯穿其中。
“由于历史原因,现在治堵重点在科学设置红绿灯。我们既要遵循红绿灯安装规范,也要参考行人出行实际,形成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建议。在一些重点场所要加强红绿灯和人行天桥的建设。”綦江区政协委员、民盟綦江区委主委潘雪梅说。
“一些车辆总是随意停在路边,造成交通堵塞。”针对这一问题,綦江区政协常委、社法民宗侨台委主任张元龙建言: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实施自动检测并通知;科学制定相关处置流程,全力保障道路畅通。
“拥堵,一方面是违规行驶、违规停放造成,另一方面是规划出了问题,公用资源短缺造成了如今的城市病。”綦江区政协委员、区工商联副主席杨宗明建议区政府办牵头,规划、市政、公安、建委、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合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今年2月,綦江区政协委员尹从容在调查中发现,城区一些红绿灯指示时间较长,人行、车行分配不均,部分群众对此反映强烈。通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尹从容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建议加强部门联系,科学规划红绿灯设置;立足实情,合理调配指示时间,进一步优化城区交通环境。
疏堵,全员齐协力
委员的建议受到綦江区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区公安交巡警支队认真研究,并书面反馈政协意见落实情况。
“支队高度重视政协委员建议,积极落实整改。我们将对照委员提出的建议逐条梳理,投资5000余万元施行智能交通工程,邀请市级专家实地踏勘提出科学建议。”蒲飞亚表示。綦江区交巡警将进一步吸纳委员意见,从强化宣传、夯实基础、增强人员等方面自查自找短板,争取更多群众关心、支持,做到各项工作优化改进。“目前,城区主干道新建改造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13处,依法依规执法,进一步提高违章停车成本,违规停车现象将得到有效防治。”
“这让我感到了委员沉甸甸的责任。听了交巡警的介绍,我要发挥好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更加积极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当好宣传员,把部门的辛苦和成果多传播,争取社会更多支持与理解。”綦江区政协委员、言实律师事务所负责人黄勇说。
(颜 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