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4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补齐基础教育的“短板”

□ 本报记者 凌云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的讲话言犹在耳,激发了市政协委员们集智聚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热情和动力。仅以今年市政协全会为例,共收到教育类提案159件,涉及基础教育的41件,其中2件作为年度重点提案,交由市领导牵头督办。在委员们看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如大树之根,高楼之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4月11日,市政协“主席接待委员日”活动现场,17名市政协委员再次聚焦“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出助力教育改革发展的“好声音”。

关键词:“高考指挥棒”

“目前的基础教育仍以‘填鸭式’为主,缺乏创新精神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只擅长‘刷题’,到了大学就缺乏学习兴趣。”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的徐世伟委员,指出了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弊端。他认为,除了基础性的能力测试外,更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使之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高考和中考‘指挥棒’下,基础教育学科发展不平衡,很多课程并没有开设和开足”“大家都围着高考指挥棒转,还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有所淡化,措施滞后,缺乏体系”……在基层从教二十余年的市政协委员、进盛实验中学教科室主任梁光华对“高考指挥棒”直言不讳。他还指出,在“指挥棒”作用下,教师心理压力大,职业倦怠严重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言及中小学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来自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的市政协委员李静也深表担忧。她发现,中小学生的肺活量正呈持续下降趋势,“城市学生里的‘小胖墩’、乡村学生里的‘豆芽菜’,这两种状态都是不健康的!而教师们用时间加汗水“堆砌”升学率,健康状况也令人堪忧!”她建议,多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

关键词:“二胎”政策

市政协常委、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云艳从“基本均衡”和“优质”两个维度来谈义务教育。她认为,推动优质均衡发展的着力点在区县,应在改善薄弱学校方面加大力度。

通过对各区县的调研,刘云艳发现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的布点和资源配置问题较为突出。“伴随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出台,在现有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作前瞻性规划,对师资、校舍、经费等方面进行预警动态监控或者预警需求的调查,把规划做得更实。”她建议,教育部门应深度参与城镇化的规划布局。

“要重视城镇化带来的学位紧缺问题。”市政协委员、江津区政协副主席李远杰对此深有同感。他以江津区近两年新增城区小学一年级学生人数为例,说明“二胎”政策给城区幼儿园和小学带来的压力。他建议,加大对城市发展新区和重点区域城镇建设、社会事业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学区房”

“老百姓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特别是城镇化和‘二胎’政策之后对学区房的争夺!”来自渝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市政协委员左娅,列举了渝北区某“名校”因划片指标入学问题引发社会矛盾的案例。

如何消除“学区房”在老百姓心中之痛?左娅建议,政府要注重公共基本教育公平配置理念与法治政府的诉求完善相互配套,多部门联动,结合群众的热点需求,将房地产发展规划与教育进行深入对接,做到同步推进,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科学引导学区房的走向。她认为,开发商广告的商业行为应与学校分离出来,舆论导向也很重要。

刘云艳委员在提到创新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时,建议创立教育联盟,扩大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左娅也深以为然,她说,全方位多层次配置,促使优质学校教育连片发展,对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很有裨益,“希望充分发挥优质教育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区域教学水平,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