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4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如何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本期热点: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2020年底前,重庆城区范围内将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如何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 张兴庆

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应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机制。一是加快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立法,制定《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明确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酒店等为强制分类对象;二是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建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污泥分类处理设施,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三是建立垃圾分类工作监督、考核、激励和处罚机制,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区县政府考核指标,量化目标任务,把垃圾分类情况作为创卫等市级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统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四是出台垃圾分类配套经济政策,建立分类垃圾处理费差别化收费机制,并由市财政建立专项资金,对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建设运行经费进行兜底;五是创新垃圾分类体制机制,采用特许经营权等市场运作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工作。

沙坪坝区政协委员 李茜

垃圾分类回收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目前,我市城区除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基本实现单独收集和处理外,其它生活垃圾未实行分类。虽然城市设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分类箱,但仍停留在混装的原始处理方式上。为此,建议:一是统一分类标准,将生活垃圾统一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并统一进行颜色区分:绿色(可回收垃圾)、黄色(厨房垃圾)、黑色(有害垃圾)、红色(不可回收垃圾);二是按照分类标准编订《重庆市垃圾分类手册》,让市民知道怎样分类。同时,可设计具有分装功能的垃圾袋,免费向市民发放,培养市民养成主动分类生活垃圾的良好习惯;三是适当进行奖励,如将垃圾分类处置带来的收益用于冲抵居民物业费或冲抵部分城镇垃圾处理费,更好地激发市民参与热情。

九龙坡区政协委员 赵宇

近年来,为了响应垃圾分类管理倡导,城市垃圾箱也从单一设置换成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分类垃圾箱,但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几乎没有起到垃圾分类的作用。为此,建议:一是从小抓起,教育部门及街道社区要加大垃圾分类设置的知识宣传,运用动画、卡通等儿童喜欢的宣传方式,让孩子了解垃圾分类对人们生活的益处,以及如何分类;二是改革现行的城市垃圾处理费收取方式,对市民按要求分类的垃圾免收费,对未分类的垃圾收取一定的费用并逐年提高收费标准,促使市民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并对现有的垃圾站进行全面改造,方便市民分类投放;三是推广垃圾自动分类处理系统,支持九龙坡区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中,通过PPP合作模式建设可自动分离金属和纸张的垃圾站光电分离设备,为全市今后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积累好政府与企业合作的经验。

长寿区政协委员 林家义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垃圾分类放置、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三个环节,三个环节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垃圾分类决定运输分类,运输分类决定分类处置,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因此,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比如,在生活垃圾分类上,目前我市主要分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两类,这势必增大后期分捡的工作量,建议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不管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还是电子垃圾,都将其分为可再生材料、可焚烧材料、不可焚烧材料三类,以便后期分解和利用。同时,要加快培育、扶持与垃圾利用相关企业的发展,比如废旧家电拆解企业、垃圾发电厂以及利用垃圾生产有机肥料的企业等,以此形成一条绿色产业链。另外,要结合现代技术,以户为单位对市民垃圾分类放置行为进行跟踪抽样检测,对分类精准程度进行评分定级,其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品,由此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这在苏州、无锡等城市已得到推广,且行之有效。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