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4月25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老家,那些温润的感觉

□ 作者 胡平原

好久没有回老家了。走在家乡温润的土地上,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家乡特有的味道啊,这是城市里不能见到的青山绿水,庄稼菜地,院坝村落,还有农家人亲切的笑脸……一路上,认识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迟疑着,老半天才想起我的乳名来,而那些晚辈们则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我,就像打量一个外乡人一样,触景生情,情不自禁想起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来,真是恰如其分,永不过时。我真切地感受到,家乡于我已经越来越模糊,那种难得和久违的亲切感正在一点点流失,就像指缝间的沙粒,穿透岁月光阴,无声无息。

好久没有回老家了。一些原本熟悉的田埂土路已改头换面,成了水泥路面的乡村公路,车来车往,通向十里八村。曾经,我为这些烂泥路而苦恼,雨天上学深一脚浅一脚,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湿了多少身衣服,一切都还记忆犹新,仿佛昨日。而今,这一切都不存在了,宽阔的水泥路面修到每家每户,不管下再久的雨,路面依旧干净爽洁,畅通无阻,更何况大家纷纷换上了不同的车辆代步,滚动时代的车轮,留下铿锵有力的足音。

好久没有回老家了。曾经大老远就奔向我的小黄狗而今已是奶奶辈的老黄狗了,它不再亲热地凑上来,撒着娇蹭进我的怀里,而是睁大一双惶恐和充满敌意的眼睛,做出将要攻击的动作,发出“嗷嗷”的吼叫声,怒目而视……好在父母及时赶到,对老黄狗一顿训斥,我也反复表明自己的“身份”,老黄狗才极不情愿地溜到一边去了,但仍警惕地看着我,时时监控着我的行为和表现,直到许久才罢休。

好久没有回老家了。父母的白发又多了一层,皱纹又添了几道,曾经声音洪亮,滔滔不绝的二老已然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反应也没那么快了,担水拿柴,煮饭弄菜,洗碗喂猪等家务活的动作也更加迟缓,眼睛里多了些浑浊,就连吃饭也没那么快了,嘴里的牙齿日渐稀少,真是岁月催人老啊!但他们的笑容却依旧那么亲切,言语依旧那么温馨,家的感觉依旧那么浓烈,我在他们面前依旧像个孩子,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好久没有回老家了。走走乡邻,串串家门,才发现,张二娘已不在人世,她的坟茔爬满了杂草。想起小的时候,我还吃过她的奶呢!那时生活困难,母亲缺奶,我饿得黄皮寡瘦,哇哇大哭,张二娘就经常来给我喂奶水,结果我健康地活了下来,而她的孩子却不幸夭折了,张二娘因此被丈夫打得伤痕累累,死去活来……母亲给她敷药时看见一个个吓人的伤疤,一直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里,岂能忘怀?

好久没有回老家了。村干部已经改选,由年轻有为者担任,还来了大学生村官,为村里带来青春的气息和全新的理念,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激情,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搞活新农村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给村民们带来了希望和梦想;村里考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连考上名牌大学的都有了,以前有人说村里风水不好,出不了大学生,看来还是知识改变命运,村里发展起来了,就一切皆有可能。

好久没有回老家了。岁月在貌似忙碌中一点点流逝,乡愁却在心中一天天疯长,我们总是在种种借口和充分的理由中将回老家的日期拉长、再拉长,以为老家是可以随便让位,亲切得不能再亲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殊不知,回老家也是等不起的,很快就会物是人非,应当及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非常幸运,我还有老家可回,还有乡愁牵挂,还有那些可爱的乡亲,还有家乡温润的土地,即便再久,我一想起来,依旧热泪盈眶!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