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5月1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关注·调研
版面翻页
关注·调研
04

广东考察行记

□ 作者 周克勤

今年市政协有两项重要的调研协商任务,一个是经济委负责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另一个是联络委负责的“大都市区互联互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两个专委会都选择了广东作为考察学习之地。为节省时间,我特意把他们调度到一块,前段随联络委去考察广(州)佛(山)同城化,后段再随经济委赴深圳考察电子信息产业。

3月5日

这是我第四次广东行,前三次经历至今历历在目。

1986年秋,广东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深深吸引着内陆地区。共青团四川省委组织全省地市州团委书记参观学习,那是我第一次到广东,先后走了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地方。特别是深圳的考察,对我们的思想观念触动很大。深圳只是比邻香港的一个小渔村,自1979年中央决定设立特区后,这颗改革开放的明珠就开始在中华大地闪耀。在深圳,看见遍地林立的井架、匆匆行走的人群,我们切实感受到什么是“深圳速度”。走进中英街,那些香港人的自信、服务员的礼貌、巡逻警察的举止,还有风格各异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无不让我们大开眼界。当时我们就想,假如有生之年能够达到香港的生活水平那该多好啊。但我们对有些怪现象也感到诧异。比如,半夜睡梦中突然被异性服务的电话或敲门声干扰;好不容易下决心买了一段西装布料,不知怎么竟被调包变成了几段边角布,真让你哭笑不得。

1994年7月,四川省委通知我参加由中组部组织的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国首届高级公务员培训班”。赴港前,我们40名区县委书记提前到广州接受出境培训。那是我第二次到广东。我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广州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比八年前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香港归来,我写了两篇文章。一是《香港见闻录》,在好几个省市期刊上刊登;再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培训》,在两年后的赴港学员座谈会上受到好评。

2008年4月,我随市党政代表团第三次赴广东。由于工作关系,我特别关注会展经济的发展。广东是全国最大的会展经济省份,他们提出“以展会商、以展兴业、以展聚才、以展兴省”,积极培育以广交会、广博会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品牌展会,会展经济领跑全国。当时的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同进全国十大会展城市之列。广东的经验,使我对会展经济有了全新的认识。回来后,我组织商贸系统认真研究会展经济的思路,提出“努力把重庆建成西部地区的会展之都”的构想,并采取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推进了重庆会展经济的迅猛发展。

3月6日

我们抵达广州已是中午时分。

广州市政协大楼坐落在越秀区烟雨路,各民主党派都在这里办公。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黄炯烈热情接待了我们。他带我们参观了政协历史陈列馆、书画室,向我们展示了广州市政协的相关工作成果。

座谈会上,围绕“广佛同城一体化建设”问题,广州市发改委、市交委、市工信委分别介绍了情况。巧合的是,介绍情况的三位都是女将,我开了一句玩笑,广州政府部门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众人大笑。

广州与佛山虽是两个城市,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两地的建筑、人流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在广东省的支持下,两市主动协作,积极推进同城化建设。他们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包括两市市长为总召集人的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分管副市长牵头的协调会议制度以及规划、交通等若干专责小组;印发《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及城市规划、交通、产业、环保4个专项规划;完成广州南站、花都空港等5个广佛重点交界地区的规划整合;统一制定同城化建设项目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明确目标任务、进度要求、责任单位等。他们的做法,真值得我们借鉴。

3月7日

上午考察广佛地铁。陪同我们的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庾建设,是一位数学教授,曾在广州大学任职。正好同行的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陈义华也是数学教授,专业对口,经历相同,二人一路上相聊甚欢。

到达广州地铁集团,总经理何霖接待我们,他是从成都铁路局引进的人才,还是万州老乡。老乡相见,分外亲热。他领着我们参观总部,然后走进广州地铁指挥中心,指着大屏幕的地铁运行显示屏,仔细给我们介绍了广州地铁发展经历以及运营情况,其间还不时地称道重庆地铁发展水平。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对比出重庆地铁的差距。

广州地铁走过20余年历程,现已进入了大线网运营时代。全市已经建成开通一至八号线、广佛线等10条共308公里的地铁线路,日均客流超680万人次,最高日达到900万人次,线网里程全国第三,客流强度全国第一。目前,正全力推进广佛线燕岗至沥滘段、四号线南延段等9条新线建设。其后劲比重庆强多了。

从指挥中心出来直接进入地铁站,我们登上广佛地铁1号线。为了实现广佛地铁直通,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南海区四家出资组建了广佛地铁公司。后来广东省退出,南海区合并佛山市,投资主体就变成了两家,广州占51%,佛山占49%。公司总经理钟铨是一个胖胖的中年人,一副学者风范。他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广佛地铁的投资、建设、运营及经营管理情况。交谈中,很快到了终点站——佛山市千灯湖站,耗时仅30分钟。

下午考察荔湾区政务大厅。这个大厅与我们常见的不一样,大厅内的机器人问询处、办事流程的电子屏,以及用手机发送密码取批件的智能柜,无不吸引众人的目光。

区政务中心主任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女同志。她告诉我们,过去的政务中心就像一个专业市场,入驻部门就像摆摊的“摊主”,窗口受理和审批都是由各部门值守人员说了算,加上办事流程不规范,就像面前嵌了块“玻璃门”,看起来很美,办事群众却无所适从。为此,他们首先改革“依机构设窗”为“依业务设窗”,同时将业务归成“工程类、经营类、公民类”三大类,将原来17个部门30个政务服务窗口合并为5个窗口,任何一个窗口都能办理264项业务,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政务中心是事业单位,中心工作人员承担前台窗口业务,集中办理收件出件;入驻部门只需派出审批人员,专职负责后台审批,偶尔在群众需要时走出来接受咨询,从根本上打破了审批人员从受理、审批到勘查权力一体化问题。这一改革,带来业务量的大幅提升,平均月受理多达1100多项,提高了162%。

同行的沙坪坝、永川、南川区政协主席们,更关心广佛两地政府部门办件的直通。这位负责人讲,荔湾区与佛山市南海区以“市民之窗”自助终端为平台,实现了全市首个实体窗口跨城通办。就在这个大厅里,两地工商、财政、食品药品监督、人社等16个部门85项事项已纳入实体互办范围。目前,该系统可受理荔湾区524项、佛山市530项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并可实时查询办理进程。

从政务大厅出来,我们又考察了荔湾公园水系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这也是广佛两地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共同打造广佛优质生活圈的一个缩影。

荔枝湾旧属南海县恩洲堡半塘乡,“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生动描绘了荔枝湾昔日的优美风光。相传汉朝时,荔枝湾已种植荔枝。明代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渔唱”描绘了渔民早出捕鱼、黄昏归舟、渔歌互答的诗情画意。但这个美景被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破坏了,污水四溢,臭气熏天,当地政府不得不加上河盖以遮羞。

近几年,市区两级政府按照“大造广佛优质生活圈”的要求,痛下决心,彻底整治荔枝湾。首先是环城河揭盖,让封闭几十年的荔枝湾重见天日;接着是河道整治,让荷绿荔红再现两岸;最难的是污水垃圾治理,这涉及老百姓生活习惯等问题,而今也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顺着荔枝湾乘舟荡漾,一路饱览“柳暗花明”的风光,一路欣赏“隔岸睇戏”的韵味。几米深的湖水下,水草丛生,清澈可见。同行中不乏摄影爱好者,他们纷纷举起相机或手机,将水中那些摇曳的水草、欢快的鱼群一一收录其中。

回到荔湾园区入口处,这里有一块很大的天然黄蜡石,正面刻有“荔枝湾”三字。据说此石重80吨,外形酷似一只雄踞一方的猛虎,当地人称之“卧虎藏龙”。我们邀请区政协主席樊伯欢等人一起,留下了一张珍贵的集体照。

考察团实地考察广佛地铁

3月8日

一大早,我们坐上考斯特前往佛山市。注目窗外,沿途的建筑、道路、绿化以及各种标牌,怎么也看不出两个城市的痕迹了。坐汽车比地铁慢,一个小时后我们到了佛山市。

佛山市政协副主席郑灿儒,一位十分健谈的领导干部,刚到市政协任职。他兴致勃勃地给我们介绍了佛山市的变化,特别谈到南海变化时,如数家珍似的自豪。原来他任南海区区长多年,与三任区委书记搭过班子。南海区富得冒油,每年可用财力超过100亿。

第一站,市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这是佛山新城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站、综合换乘中心和人车流聚散核心平台,集地铁、轻轨、公交、的士及其它客运等各种交通方式为一体,实现多种客运交通方式的转乘,是连接佛山新城与市内外交通的中心客运站。从这里出发,10分钟可到达广州南站或佛山西站,30分钟到达广州白云机场,1小时可达香港。

值得借鉴的是,佛山新城交通枢纽中心采用政府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政府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运作模式。政府在土地出让前规划完善交通枢纽概念性方案,由开发商根据政府规划方案进行开发建设,建成后将交通枢纽部分的产权无偿移交给政府使用。开发商则充分利用该项目的交通优势,进行大容量的上盖物业开发。这种TOD城市开发建设模式,真正实现了政府与市场的双赢。

从地下层的公交车换乘站走上来,正是头天我们乘坐的广佛地铁的下站口——千灯湖站。我询问千灯湖的来由,郑主席告诉我们,千灯湖是一个休闲公园。它的创意在于设计了一条从山到水的水系景观为城市中轴线,既突出表现岭南风光的水乡特色,又充分体现“自然·人·社会”的主题。公园中有1300余盏景观灯,故老百姓称它“千灯湖”。

第二站,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这个高新区是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定位“金融后援基地”及“产业金融中心”双战略。我们登上金融大厦,郑主席轻车熟路地带着我们一边参观,一边介绍。截至去年底,金融高新区已吸引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内的316家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落户,总投资额超605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其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午饭后还有剩余时间,我们临时增加了一个考察点——岭南天地。它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中心地段,项目占地面积达65公顷,预计2020年完成。我们参观了已改造的商业街,比“重庆天地”更有特色,既延续了历史街巷,又创造了开放空间,为历史文化风貌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最后一站,禅城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

这是基层社会治理和行政综合执法的一项改革创新。该平台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借助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纵向联动区、镇街、社区、网格四个层级,横向涵盖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和应急处置的社会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各类资源,形成“统一受理、归口分流、催办督办、跟踪回访”的运转流程,进而实现对社会管理的立体实时监控和社会事件的“秒级”处理,探索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值得重庆学习借鉴。

到这里参观的人很多。与我们同时抵达的还有广西玉林市考察团,他们是一支60余人的大队伍,宣传部长带队。我们一起坐在指挥中心,观看着大屏幕上随时变化的信息,感受颇丰。

考察团实地考察佛山市禅城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

3月9日

在深圳,经济委紧锣密鼓地安排了好几家电子信息企业让我们考察。

第一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去年以3950.09亿元的营业收入成为“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的人口。在展示大厅,看着一件件神奇的新产品,大家都很兴奋。尤其晓光常委,他是通讯方面的专家,如鱼得水般地点评着。我正好刚换一部华为MATE9手机,掏出来询问其性能。陪同我们的公司刘刚部长告诉我,这是华为目前上市的最新款,尤其摄影功能最佳。离开华为,公司给我们每人送了一张精心制作的合影照片。

第二家,赛格创客中心。这是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一个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园,集团副总胡建平是一位资深老总,他不辞辛劳地陪着我们一一参观。每层楼里,都有不少年轻人在忙碌着,其中不乏白皮肤、黑皮肤的外国人。行进中,一位自称香港企业的女老板,像是集贸市场促销那样,拽着我们的手臂,非要让我们到她的产品展示台看看。她手脚麻利地指挥着员工们,不断地为我们展示幼儿英语教育学习的电子新产品,惹得明媛主任爱不释手,差点现场为孙子下单了。

第三家,腾讯公司。腾讯的业务板块多元化,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名列三甲。腾讯是重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战略伙伴。在总部大楼,腾讯重庆分公司总经理蔡光忠专程赶回欢迎我们。在公司展厅,蔡总给我们演示了刚刚颁布的2016“中国互联网+”指数。这个指数由基础、产业、创业创新、智慧城市四个板块构成,重庆总排名为全国第七。

第四家,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这是一家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承担各种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任务,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据市场部刘宇鹏部长介绍,他们采用的是由中科院和曙光公司联合研制的曙光6000超级计算系统,已投入运行五年多时间。

考察团实地考察深圳赛格创客中心

3月10日

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我们深圳考察的最后一个企业。这是一家专业从事移动数据技术综合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推出了移动商务、无线数据和协同教育等三大代表中国移动数据主流的行业应用系列产品。遗憾的是,梦网科技至今还未涉足重庆。我们当即鼓励他们抓住国家战略,尽快到重庆发展。董事长余文胜连连点头。

我们最后拜访的是深圳市政协。深圳市政协常务副主席刘润华,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科创委,分别介绍了深圳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情况。

深圳十分注重产业定位。他们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将资源禀赋用在刀刃上,产业链条完善,集聚优势突出。尤其是以手机为主的移动通信产业,形成了一个以运营商为龙头,集通信设备制造商、信息服务提供商于一体的完整的通信产业链。他们注重创新驱动。去年电子信息企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在4%左右,国内专利申请量以每年30%-50%增速递增。他们注重营商环境,构筑了“1+10”创新生态体系政策。市政府连续5年,每年拿出5亿元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他们注重产业集聚,规划建设了坂雪岗新一代通信产业基地等2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已完成投资超过1100亿元。他们还注重吸引各层次人才,累计吸引“珠江人才”和“孔雀计划”创新团队107个、海外高层次人才1820名,留学人员超过7万人。

座谈中,刘主席也谈到深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空间的局限、招工用工很难、生产生活成本过高等。让我们在赞叹深圳的同时,不得不感叹,大有大的难处,强有强的困惑啊!

离开深圳前,我们应邀到深圳重庆商会看望了重庆籍企业家。听取商会及企业家们的呼声后,我鼓励他们继续带头为家乡投资兴业,继续带头为家乡做好招商引资引智的工作。

下午四点,我们乘坐的国航轰鸣着驶出跑道。俯视窗下这片渐渐模糊的热土,我思绪万千。下次再访,你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

再见,广东!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