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5月2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黔江区政协建议——

网住“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讯 “建议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监管制度,对食品质量从田间到餐桌进行全程追溯和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近日,黔江区政协召开农业界别“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成果汇报会,委员们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纷纷抛出独到见解。

为配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开展,推动实施方案明确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4月以来,黔江区政协组织农业界别委员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调研组认为,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存在网络化监管信息普及面不广、全程监管的质量安全信息不全、公众开放信息渠道不畅、数据价值失真利用不足等问题。农产品在种养殖、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监管和销售终端等环节的相关信息,被天然分割在行业的各个环节,缺乏普遍性的全员连接,无法形成上下协同、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的监管格局,诸多质量安全风险累积在销售终端。

为此,调研组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迫切需要转变监管理念,推行“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运用大数据与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模式,形成上下联动、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社会共治的格局。

祁国徽委员建议,以打通“信息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和实现“农业全行业互联互通”为目标,依托现有较为成熟的网络平台进一步研发或单独创建平台,建成完备的农业生产、监管、服务数据中心,全面提升区域或国内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借助全程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真正建立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可快速解决农产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分工不明、协作不力的问题,动态获取各种系统资源,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的‘互联网+’转型。”黔江区政协副主席刘元寿建议,在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中,各行业、各部门要依据管理规定,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监管、监测、信息发布、质量承诺、“黑名单”等相关制度,以严格的制度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郑友向)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