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7年06月0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为了每石每刻的精彩

——大足区政协助力大足石刻保护记略

通讯员 吴 红

“盼了多年,大足石刻的‘立法梦’终于圆了!”6月1日,大足区政协主席陈廷剑翻看自该日起正式施行的重庆市首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专项法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时,激动地说:“这是大足政协在助推大足石刻保护和管理上取得的又一显著成果。”

多年来,大足区政协为大足石刻保护作出了不竭努力和贡献。《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的施行,既凝聚着委员们的智慧和心血,也成为区政协倾力助推大足石刻保护的一个缩影。

呼吁:提升立法层级

作为重庆唯一的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保护、管理、利用,牵动着每一位大足政协人的心。

针对大足石刻保护条件、科技含量、设施设备、监测手段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情况,委员们通过提案、调研报告、大会发言等形式,积极贡献智慧,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2013年区政协组织的市区政协委员专题视察大足石刻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时任区委书记江涛感动地说:“有这么多委员心系石刻,我们的石刻保护有望了。”

“大足石刻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很难得到更好的保护。”委员们发现,与我国其他几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名窟相比,目前仅大足石刻是以政府规章的形式进行立法保护,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均由省人大进行立法保护,大足石刻的立法层级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立法体系中明显偏低。

“《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管理办法》出台已近20年,很多内容都没有细化,大足石刻保护经费来源、大足石刻景区的保护范围都没有明确,对破坏文物及影响景区环境等行为也没有具体惩罚标准等,建议我市将大足石刻保护纳入立法计划,切实为大足石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2014年,区政协报送的一条《建议提升大足石刻立法层级》的社情民意信息,引起了市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5年,市政府法制办专程赴大足,就《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文本的审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任区政协社法委主任李作明建议,从立法角度建立大足石刻稳定的保护经费投入机制,切实推进保护技术的发展与保护工程的实施。

“在出台的《条例》中,委员们所提的许多建议都得到了体现。”陈廷剑说。

践行:传承石刻文化

“大足石刻作为世界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石刻文化、播撒石刻文明,政协人责无旁贷。”陈廷剑说。

对大足石刻中的道教文化开展学术研究,搜集整理大足石刻衍生出来的佛事活动、文化娱乐、商贸流通和传说故事,编辑出版《大足文史》之《大足道教摩岩造像》《大足石刻民间故事集》;收录与大足石刻等风景名胜有关的历代诗词、游记、对联,编辑出版《大足石刻风景名胜诗文选注》;协助编辑《重庆旅游文史丛书》之《天下大足》……一本本书籍,成为区政协宣传推介大足石刻、传承石刻文化的有力载体。

“2013年大足区提出创建‘大足学’学科后,区政协在助推‘大足学’学科创建上,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区政协秘书长李雪梅介绍,为拓宽大足石刻研究领域,区政协专门举办了“大足学”学科建设专题协商会议,形成《“大足学”专题协商情况报告》;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大足学”学科建设的建议》得到区领导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吸纳政协建议,推动“大足学”学科创建工作;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大足学”专项课题研究,形成的研究成果《永久的遗产:大足石刻中的传统文化》在国家一级期刊《新华月报》发表,得到学术界一致好评。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